■張承斌
「愛求柔桑,春日遲遲。」這是《詩經》中的句子。讀它,我彷彿看到了一位手提竹籃採摘桑葉的女子,正在春日暖陽下,沿著小道徐徐而行。那時,鸝聲婉囀,日頭漸長,草長鶯飛。
是的,陽春三月,花木漸扶疏,鳥鳴更清幽。遠處,青山如黛,墨影攢聚,彷彿經年積累的閨怨,濃而不化。只此墨綠,又向遠近處流淌、蔓延,周遭成了綠國。人,被這層層疊疊的綠色緊緊包裹著,難以逃脫。
春日,世界融在一片綠意之中。陽光普照下來,似千萬雙小手撓癢癢,有不可名狀的愉悅。趁興走上原野,飽覽秀美的田園風光,青綠與金黃交相輝映。大地很快要穿上五彩的華服,展示季節無窮的魅力。
你聽,鳥兒是不是都歡快起來,活潑起來了?清晨,你尚未睜開眼睛,窗外,它們已在練嗓了,一聲接一聲,由縫隙鑽進來,鑽進耳朵,鑽進你的胸腔,癢癢的,酥酥的,軟呼呼的。你想枕著鳴聲繼續睡,可是不能,因為陽光在召喚,青山在召喚,綠水也在,花兒草兒急不可耐。更有鳥兒的不禁,透過叫聲,連連呼喚,你該早起,你該早起,切莫辜負了這美好春光。
誰家門前的鵝鴨,踩著春天的節拍,在新樹下、在青草叢中,悠閒地晃蕩。它們不緊不慢,不疾不徐,走向微波漾漾的池塘,偶爾會伸長脖子,發出一兩聲叫喚,像是召集同伴的號令——一起向著春天進發。
耕牛昂首,向著遠方的田野哞哞幾聲。養了一個冬季,滿身的肉疙瘩,四肢酸脹,該是回歸田野盡情釋放的時候了。況且,泥土的芳香愈漸濃郁,青草已青,蜂蝶飛舞,黃髫小兒到處追逐。蟲兒開始漫遊世界,開始春天的萌動,開始飛出季節的活力與精彩。你聽,夜晚的牆腳下,是不是有誰在趁著月色彈奏音樂?高一聲,低一聲,輕揉你的耳鼓,吸引你的目光,讓鄰家女孩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優傷。
母親,在陽光吐翠楊柳披散的日子裡,會扛起一把鋤頭走向田間地頭,該為泥土松松身子骨了,倦了一個冬天,不困頓麼。還有那些在閒暇時光裡挑選出來的種粒,需要再次回歸土壤,與泥土為伴,與泥土相親。它需要泥土的哺育,結出碩果,作為感激人類的獻禮。
其實,在這個季節裡,時光輕逝,日子漸長,紫氣徐來,青禾暗長,連陽光和春風都變得輕手輕腳,體貼可人。一切都在悄悄地卯著勁,蓄勢待發。你不見隔壁的阿強擼起了袖子來,露出凸起的肌肉?昨夜,他親耳聽到了土地崩裂植物滋長的聲音。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一切都將在遲遲的春光裡得到展現,一切希望,都將在遲遲的春光裡得到實現。
回眸春色,彷彿又看到了那位手提竹籃的絕色女子,趁柔柔春光徐徐而來。這時,草長鶯飛,鸝聲婉囀,碧水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