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急性冠心症 就醫兩度喪失意識

病患感謝北榮新竹分院醫療團隊的緊急處置,讓他成功從鬼門關前走回。(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50多歲的退伍軍人,因近日反覆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及嚴重眩暈等症狀,至北榮新竹分院尋求診療,但卻在候診過程中突然昏倒,當場失去意識,護理人員搶救,患者短暫昏迷後自行回神,但就在急診醫療團隊進一步檢查過程中,患者再度喪失意識,心電圖顯示為致命性心律不整心室顫動,歷經兩次電擊後成功恢復心跳,急診醫療團隊高度懷疑急性冠心症,安排轉院檢查證實左前降支血管完全阻塞,經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後,患者生命徵象迅速穩定。

該名患者在手術隔日即恢復清醒,經加護病房團隊細心照護,第6天順利拔除升壓藥與氣管插管,第7天轉至一般病房休養,第10天康復出院,過程堪稱九死一生。

這名病患日前返回心臟科門診,特別感謝門診護理師與急診團隊。心臟科醫師陳炳榮表示,根據統計,院內心跳停止患者平均年齡為65歲,男性占6成,常見原因包括低血氧、急性冠心症、心律不整、貧血、感染與心臟衰竭。然而,能夠完全清醒出院的病人不到兩成。

陳炳榮說,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冠狀動脈突然完全阻塞,心肌因缺氧而無法正常收縮,可能在幾分鐘內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最常見即為心室顫動,導致心臟無法有效輸出血液,病人將迅速失去意識、呼吸停止,若無即時電擊與心肺復甦,極可能在數分鐘內死亡。

這類急性發作往往來得又急又快,常見症狀包括胸悶或壓迫感(多數位於胸口或左胸)、嚴重呼吸困難、冒冷汗、臉色蒼白、頭暈或突然昏倒、心跳加速或不規律。然而,有部分患者並不會出現典型胸痛症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高齡者,可能只表現為呼吸不順或倦怠,進一步增加辨識困難。正因如此,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臨床敏感度與迅速反應,對於搶救病人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