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療育 2思覺失調患者返職場

台中農改場與台中榮總合作,針對思覺失調症在百坪花園內設計12週團體園藝療育活動,實行後證實綠色處方箋奏效,其中有2名患者順利重返職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農業改良場園藝療育推出62項方案,其中與台中榮總醫院合作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百坪花園內設計12週的團體園藝療育活動後,24位患者在臨床症狀、角色功能、自我照顧能力、精細動作等都有顯著進步,其中還有2名患者順利重返職場。

台中農改場場長楊宏瑛指出,國內思覺失調症盛行率約千分之6,患者會出現妄想、幻覺、注意力與記憶力降低、情緒淡漠、缺乏自信、缺乏社交動機、細動作功能減退等症狀。

去年台中農改場與台中榮總合作,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設計百坪療育花園與為期12週的團體療育活動方案,結果顯示,24名參與者在臨床症狀、角色功能、自我照顧能力及精細動作等都有顯著進步,其中2名患者重返職場,顯示園藝療育對健康促進具實質效益。

台中榮總精神部主任侯伯勳表示,患者除定期接受醫療藥物治療,仍需復健,園藝療育就是最好的復健治療方式之一,透過12週每週1次約90分鐘接觸植園藝療育課程,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日常生活功能等都大幅改善,也更願意互動並與他人溝通,甚至有8.33%患者經12週園藝療育後,願意跨出家門重返職場,認為這都是綠色處方箋園藝療育帶來的效果。

楊宏瑛表示,該場開發園藝療育課程活動,除和台中榮總合作,也在綠色照護站等推動,讓許多長者也透過園藝療育強化手部精細動作與肢體協調,提升認知功能,為提升安全性與互動趣味,還開發3類共10款園藝療育工具,包含將花盆改造為萬花筒,還有可以邊騎腳踏車邊賞花等工具,兼具趣味與療育。

楊宏瑛說,過去園藝療育遇到的瓶頸是環境維護不容易,因此該場也依在地性、多年生、易開花及強健耐候等條件,篩選出具強化視、聽、嗅、味及觸等5種感官體驗植物及療育花園套組,具多年生、易照顧及低維護成本特性,適用於社區、醫療機構等場域,如該場和台中榮家合作,重新布置榮家的花園,讓花園保持四季常綠,讓許多榮家長者更願意到花園走走、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