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釋放情緒少看衝擊新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釀成3死、12人輕重傷的慘劇,不只家長、學童現場目睹,駭人的衝撞視角影像也在新聞、網路流傳,專家提醒,此類突發事件可能對成人與兒童造成創傷反應,建議限制孩子觀看新聞片段或網路流傳影片,減少驚嚇再現。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陳劭旻表示,如果是位在現場的家長,一定會最直接的遭受情緒的衝擊,但即使是透過電視目睹,也可能因為過度驚恐而引發創傷反應。

家長可觀察孩子是否出現情緒波動、失眠、惡夢、食慾不振、身體緊繃,甚至出現「閃回」──反覆浮現事故畫面的片段,或情緒的過度警覺。

由於本次的事件是車禍,創傷反應體現在部分民眾身上可能是在過馬路、搭車等情境感到焦慮、退縮,兒童也可能出現退化行為,如哭鬧、尿床、過度依附等。

陳劭旻說明,車禍由於經媒體大幅報導,民眾焦慮時可能會想要不斷滑手機看訊息,而新聞媒體可能也會重覆播放事件的片段,相當不利於讓身心回到穩定的狀態。因此建議民眾,最好是避免繼續觀看相關的新聞片段,如果真的在意只需要接收必要的資訊即可,不要讓自己過度曝露在衝擊畫面的新聞報導中。

諮商心理師張祐瑄指出,除了學校會依據學生狀況提供「安心減壓」輔導,協助釋放情緒與降低衝擊。家長也可主動關心孩子的情緒、避免重播事故影像,以及維持日常節奏等方式陪伴孩子度過情緒不安期。

諮商心理師黃子柔也提到,孩子會觀察成人的反應來建構情緒安全,因此家長若本身也感到焦慮、悲傷、煩躁,應給自己足夠的理解與喘息空間,透過傾訴、放鬆練習、維持原有生活節奏,也讓孩子能有穩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