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般人對抽血打針都會害怕,更何況心智障礙的「童心寶貝」,肝基會22日結合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童心寶貝、家屬及教保老師舉辦免費肝病檢查、癌症指數檢查並加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建立保肝防護。
現代人吃太好又少動,導致脂肪肝發生率提高,為避免脂肪肝演變成肝發炎、肝硬化甚至肝癌,B型肝炎帶原者,需定期追蹤,每3個月抽血驗肝指數、每6個月照1次腹部超音波。同時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
「童心寶貝」是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對心智障礙服務使用者的暱稱。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張菁倫表示,健康檢查對多數人來說,也許只是生活中的例行項目,但對童心寶貝,卻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一般人對抽血打針都會害怕,更何況童心寶貝,因為認知跟表達能力受限,容易產生害怕的情緒,常常就需要動員許多人力來協助服務。
這次肝基會2場檢查活動,共有5個中心,約75位童心寶貝、家長、教保員參加。要挑戰從來沒試過的超音波檢查。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說,肝基會於10年前開始為全台灣各地,燒燙傷、聽障、脊隨損傷、顏面損傷及視障朋友們做免費的肝病檢查,發現脂肪肝人數偏多。
近年許多學者研究發現,B、C型肝炎帶原者,肝功能指數異常,病毒量越高會提高罹患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