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馬偕醫院22日指出,將引進支援自然語言對話與物品運送的人型機器人,協助傳送檢體,減輕臨床人員工作壓力與負擔,並將在急診進行「虛擬人」測試,在各螢幕及各類型態的顯示器上呈現虛擬人,以進行問診、病人關懷的工作。
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馬偕因應AI智能潮流,積極推動智慧醫療技術導入,利用NVIDIA系統研發包含能理解語音指令的輪型導引機器人、支援自然語言對話與物品運送的人型機器人,可以協助傳送檢體,減輕臨床人員的工作壓力與負擔。
同時,將引進具備多元感測能力、可靈活穿梭的AI機械狗,並優先於病人就醫流程複雜、流動快的急診臨床進行測試,智能機器人搭載多項智能技術,結合大語言模型驅動的自然語言互動能力,可靈活執行任務、精準導航。
另外,馬偕也同時於急診進行「虛擬人」技術測試,虛擬人可在螢幕、各個型態的顯示器呈現,進行實地測試問診、病人關懷、資料收集與實地任務執行等能力,打造更完整的智慧醫療環境。
馬偕醫院副院長陳裕仁指出,馬偕導入的AI解決方案已在實際臨床場域中測試,未來也具備拓展至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潛力。
馬偕醫院指出,已將NVIDIA MONAI平台應用於醫學影像判讀,協助醫師進行肺部CT與腦部MRI判讀,藉由AI初步判讀並標記出疑似病灶,不僅提高診斷一致性,也有效加快醫師判讀速度,平均節省約2至3成的時間;另外AI提供的標註及熱圖影像對年輕醫師更具教學輔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