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貞
數十年來,我一直有剪貼的習慣,貼被刊出的作品、貼廣告上別出心裁的文宣、貼報章雜誌裡,令人感動的小品。
每次攤開剪貼簿,我就會想起媽媽,她是我剪貼的啟蒙老師。她唸過日文小學認識一些國字,平時喜歡閱讀。雖是農婦要養豬養鴨,還要下田種作,但是她常趁夜裡,不必縫補時,坐在矮凳上捧書讀。
以前家裡窮買不起書報,里長伯家的舊報紙,以及親族們到外縣市工作或就學,帶回來的校刊或雜誌,都是她的精神糧食。她喜歡讀,還會把自認為有意義的文字或圖案剪下來,貼在日曆紙的背面,並寫下心得和日期。
未就學前我是她的伴讀書童,即使大字不識,我還是窩在她腳邊,跟著翻書報,時日一久也愛上閱讀,還學她做剪貼。
上了高年級後,在老師的鼓勵下,我練習投稿給當時的「國語日報」和「小學生」,偶有刊出每篇稿費是五塊錢。媽媽就用稿費幫我買剪貼簿、稿紙、信封和郵票,讓我可以順利投稿。
以前的剪貼簿,紙感、造型粗糙,顏色灰黃。儘管如此,我還是開心的收集圖文作剪貼,一本又一本的完成,因文旁都加了日期或觀感,得空時信手拈來一目了然,回味無窮。
媽媽一輩子務農,因喜歡閱讀,幾十年來弟弟就幫她訂了,她喜歡的「聯合報」。我負責健康、旅遊、美食的生活雜誌。
閱讀是媽媽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百歲離世前兩天,她還是帶著老花眼鏡,在搖椅上看書。
她作的剪貼簿獨樹一幟,除了用日月曆的背面黏貼,也有用水果攤撿來的白報紙裝訂的。每本大小不同,內容也有中、日文版,還有以畫代替文字的,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精采。
過去,基於隱私我不曾翻閱她的剪貼簿。她走後整理遺物時,我才發現我的媽很有創作天分,可以把一生的生活日常,都裝在剪貼簿裡。雖然相見恨晚,但我感謝她,為我留下了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