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成乳癌患者 確診前有長期壓力

乳癌防治基金會與羅東博愛醫院首度進行「乳癌患者就醫歷程壓力調查」,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25日指出,研究發現,在治療與追蹤期間,高達6成患者坦承對乳癌可能復發感到強烈恐懼。(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乳癌名列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1位,乳癌防治基金會與羅東博愛醫院首度進行「乳癌患者就醫歷程壓力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成患者對復發感到強烈恐懼,僅次於乳癌確診時的驚恐,且超過6成的患者在確診前,就有長期情緒或壓力困擾。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這項調查是於今年2月底至3月期間進行,回收2450份問卷中,74.5%為已經完成治療並正在追蹤中的病友或其家屬,18%為正在接受治療中,另7.5%仍因為轉移或復發,還在持續接受治療。

羅東博愛醫院首席副院長葉顯堂指出,結果顯示,63.1%的受調查者表示,在乳癌診斷前就長期有情緒及壓力困擾,且69.5%在初次乳癌診斷時感到極度震驚與恐懼,且57.5%有失控或無助的感覺,且雖這次調查中,絕大部分是已經治療結束的個案或家屬,仍有高達60.1%對於復發感到強烈恐懼。

接受治療期間,48.6%的受調查者因脫髮、乳房切除或重建等身體外觀改變,自信心受到負面影響。44.4%因治療副作用而焦慮或情緒低落,顯示現有藥物仍有改進空間。38%因為長期治療與檢查的經濟負擔感到焦慮。

張金堅指出,慢性壓力往往來自於生活或職場的長期累積。若長時間沒有解決,會造成心理、生理上的負面影響,更可能因免疫功能受影響而造成癌症,或使癌症侵襲性變強或轉移。適時使用壓力荷爾蒙拮抗劑或其他減壓活動,可改善慢性壓力帶來的風險。

葉顯堂提醒,長期壓力恐影響癌症的形成與惡化,「壓力荷爾蒙」讓發炎因子增加,也會削弱免疫系統的戰力。學會紓壓與情緒調適,是對抗癌症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