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菸聯盟呼籲政府禁止加熱菸

台灣拒菸聯盟指出,1/3的癌症與菸品有關,要求政府不能開放加熱或加味菸合法,並應禁止菸品網路廣告。(台灣拒菸聯盟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5月31日為世界無菸日,台灣拒菸聯盟26日要求政府,應加強禁止加味菸品、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禁止菸品網路行銷等,以保護年輕人健康,並也才能達到8年內讓國人餘命延長3年的健康台灣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許多國家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都高於成年人,且新興菸品電子煙、加熱菸的行銷,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瀏覽總量已超過34億次。

台灣拒菸聯盟表示,加熱菸促銷團體正在遊說政府盡速開放加熱菸上市,業者並發起全民掃一掃連署,只要掃進去就變成是要求政府立即開放加熱菸,這個活動短短10天就已誤導24萬人次參與。

國民健康署指出,自112年3月22日至114年5月19日止,實體稽查及網路稽查電子煙及加熱菸共計71萬餘家件次,開立處分書計5970件,共計裁罰約5億元,將持續積極強化跨部會合作,從邊境攔檢、溯源追查、流通稽查、監控管理等,落實菸害防制。

然而,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雖然政府表示已進行取締,但新興菸品網路廣告依然氾濫,而政府修法草案僅要求平台提供自控報告卻無罰則,根本無法真正禁絕網路行銷。

台灣共善促進協會祕書長張文昌指出,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健康台灣目標,面臨跳票的命運,因為10大死因幾乎都和吸菸有關,包含癌症、心臟病、中風及慢性肺部疾病等,每年都有超過2萬國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而失去生命,如不禁菸就無法達成8年內,國人平均餘命由79歲提升到82歲之目標。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祕書長郭斐然指出,1/3的癌症與菸品有關,「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上市加熱菸,就是上市新的致癌物,是延續菸品的致癌危害。加熱菸仍然含有尼古丁,不但造成成癮,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而尼古丁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呼籲政府不能開放加味菸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