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整體交通事故受傷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四四六人,不過AI類交通事故頻仍,被道安會報列為重點改善項目,包含檢討高風險路段車道配置、減速設施、路型優化與行人設施等,並提升易肇事路段口見警率,加強測速、闖紅燈等重點違規取締;交通局說,也將強化宣導,落實路口停讓、大型車視野死角與內輪差觀念。
道安會報上,也針對今年一至四月AI類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多達六十五人進行檢討,研擬對策,以中央制訂的一成五降幅為目標前進。
市長黃偉哲主持會報表示,對整體事故變化趨勢,應全面盤點事故特性、涉入族群,透過實際案例分析與風險掌握,提出明確可行的改善作為,以人本設施、深化教育與精進執法著手。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針對今年度的AI事故,短期聚焦事故熱點的即時處置及提升用路人風險意識,中期強化人本交通設施與交通教育扎根工作,長期著重制度化管理與風險控管機制,由交通局彙整分析改善,針對高齡化趨勢,配合中央推動駕駛安全與駕照管理。
警方也針對易肇事熱時熱點健檢,加強見警率和執法及各項宣導,五月起,更推出「順安專案」,針對無適格駕照駕駛、未戴安全帽、駕駛違規使用手機、酒後駕車 、逆向行駛、轉彎未依規定、闖紅燈、大型車違規及交岔路口十公尺內違規(臨時)停車、併排(臨時)停車等AI事故肇因分析交通違規項目,加強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