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位於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編號第二四五七號水源涵養保安林,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推動命名,經高士部落會議決議,正式命名為「高士saqecengalj保安林」,象徵文化資產的延續與傳承。
林保署屏東分署指出,這片保安林位於海拔約一百二十七至五百三十八公尺的山地丘陵地形,林內保有原始自然風貌,溪流為港仔溪上游。自民國七十三年劃設以來,主要功能為涵養水源,供應中山科學研究院及港仔村一帶居民的飲用與灌溉用水,同時兼具生態保育與民生用途。
高士村舊稱「高士佛社kuskus」,為排灣族butsul群的南排灣parilarilao「巴利澤敖」族群。二四五七號水源涵養保安林內的高士石板屋遺址,保存珍貴文化資產,且其建造結構異於北排石板屋,是最具南排代表性的石板屋遺址。
屏東分署表示,經學者調查可辨識的家屋為八十一戶,是目前恆春半島已知砂岩石板屋聚落中規模最大者,且高士部落族人的口述遷移歷史中,先祖抵達恆春半島所創建的第一個部落即為saqecengalj,因此,saqecengalj石板屋聚落未來的管理維護,對高士族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文化認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