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公所自一一一年開設養「肌」場,為社區長者鍛鍊肌肉,備受好評,一一四年北區養肌場活動,十四日上午正式展開為期四週的訓練課程,主要目的在培養北區長者的肌耐力,只要養肌成功,長者就比較不會跌倒受傷。
區長潘寶淑表示,北區三十三個里,截至今年六月底,老年人口數佔百分之十九點九六,已屬高齡行政區。如何延緩社區長者老化,鼓勵其踏出家門是重要課題,但仍要長者身體有強壯的肌耐力,才能邁步步伐向前走。
因此,北區公所整合體育局及正覺里資源,邀請駐地青年團隊「南無南漫」以培養長者肌力為主題核心,精心規劃四堂課程,自昨天展開四週的養肌課程,透過按摩、運動、呼吸引導等方式,找回感官的敏銳度。
第一堂課由「暖身幸福肌」開始,作為整個系列的暖身活動,重點在於喚回長者兒時赤腳生活的記憶;並透過赤腳提高雙足的支撐穩定性,讓長者在做其他上肢動作時,可以更安全穩健。
第二堂為「愛的主打歌」,著重上肢肌力運動,藉由身體覺察來注意肩膀是否緊繃、手臂在動作中是否感到輕盈或吃力,理解腋下連結情緒的變化。
第三堂「巨星舞台秀」,著重下肢肌力運動,以簡易身體ICOPE功能檢測來觀察腿部與核心,感受下盤的穩定性。
第四堂「幸福好時光」課程,透過身體部位按摩與覺察訓練,讓長者更加瞭解自己身體,提升肌耐力,再配合衛教講座、認知促進等相關知識,幫長輩建構完整的健康促進活動。

北區公所自一一一年起在不同里和社區「養肌」以來,廣受長輩好評,藉由運動習慣改變身體肌力,讓肢體活動度更為靈活,有效提升肌耐力、延緩老化、失智等情況,將北區「健康樂活、友善長者」的目標落實於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