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路中段考古 里長:挖錯地方

忠義三段計畫道路工程,懷疑地下藏有古物,市府派人在此考古,但在地里長李茂德表示:根本挖錯地方。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忠義路三段三|三四|二0M計畫道路,去年五月開始打通,將公園南北路聯結,由於此處是明清時期的亂葬崗,去年曾因挖到「老」骨頭停工半年,最近市府還派人在中段挖掘古物,在地長興里長李茂德表示,根本挖錯地方,他們挖的地方是以前眷村宿舍,已清理完畢。據父執輩的口述,地下尚有日本親王的白馬和赤嵌戲院老頭家的古墓在工程路段下。

此一將忠義路貫穿、再聯起南北兩條重要幹道的計畫道路工程,全長僅三百九十五五米,編列上億元預算施工。由於此處自明清時代起就是亂葬崗,市府曾為工程順利,建壇辦了三天法會,今年挖到白骨時,還通知文資處會同警察單位前來會勘,確定是古早的人骨。

長期在此觀察的李茂德表示,由於有「古墓就有古物」的邏輯,所以市府一直派人在此路段挖掘,看能否找到有價值的古物,李茂德表示,挖了很久,什麼也沒挖到,因為根本挖錯地方,他們不問,他也不想說。

李茂德指出,從前頭的糖安宮,到鎮山城隍廟這一帶,就是明清時期的小北城外,自古就是亂葬崗,有的住戶家裡挖個化糞池也都可挖出數袋的白骨,而過去「大腸巷」那一帶,遇雨沖刷下來很多人骨,甚至還有頭蓋骨,他小時候就有玩伴把長長的腿骨拿來打棒球,頭蓋骨還集中放在床下收藏,直至被大人發現臭罵一頓再丟棄。

鎮山城隍廟後面就有一個「墓龜」,虎爺後面還有兩甕白骨,也是從旁邊鳳凰樹下撿回來的。糖安宮也有相同情形。但這些早期發現的白骨,和現代人生活格格不入,糖安宮已將之遷往南山公墓;鎮山城隍廟將來也會遷之進塔,不再放於廟內。

李茂德說,文化局不用再挖了,路底下盡是白骨,要古墓可能還要下掘兩公尺。他從父執輩口中知道比較有價值的是日本親王一隻白馬葬於糖安宮旁。另外就是前赤崁戲院老頭家的舊墓也埋葬此地,但不是目前市府派人挖掘的地方。

過去白龍庵舊址在更上面一點的公園旁,日據時代被日本人拆了,現在還保留一口古井,只是蓋停車場時,古井被土覆蓋兩尺,再過幾年可能也會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