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飯糰包到腕隧道症候群 針灸緩解

 

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說明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及治療方式。(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35歲蕭姓女子賣飯糰和苜蓿芽捲,卻包到右手腕麻痛,甚至痛到掉淚,連晚上睡覺也屢屢痛醒,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中醫針灸4個穴位,1個月後不再麻痛。

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表示,初期的腕隧道症候群經針灸或搭配中藥服用,通常1至2個月可以痊癒,但如果拖太久,可能就要手術,也就是說,中醫針灸對此滿有成效的,如果可以在麻痛之初趕緊針灸,大都有效果。

蕭女說,她早餐賣飯糰和苜蓿芽捲已10年多,近來卻出現右手腕麻痛,還不是只有指頭末稍麻痛,而是整個右手掌都麻痛,她在早上工作時,顧客都趕時間上班上學,她必須加快動作,也顧不得麻痛,後來卻連半夜睡覺也會痛到醒,騎機車時,一催油門,右手也會麻到不能動。

黃鋒榮指出,罹患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人數越來越多,同時年輕化,不只是電腦重度使用者,重覆性腕部活動工作者也易罹患,患者不斷重覆用手腕力量包飯糰即是,其他如採茶、除草的農夫、裝配員等職業從業員,在門診中也常見到。

黃鋒榮說,腕隧道症候群是因為正中神經在通過腕隧道時受到壓迫而產生的疾患,重度使用腕部者,易使腕隧道空腔口徑變小,擠壓到正中神經,產生手掌麻木和抽痛的症狀,如果進行外科手術就必須將橫腕韌帶切開,打開腕隧道,使正中神經壓迫獲得緩解。

黃鋒榮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腕隧道症候群可用針灸舒通經絡,針灸前臂屈肌群的大陵、內關、合谷等穴位,配合遠端的曲池穴,也可搭配艾灸及薰藥洗,使經絡溫熱暢通,減輕局部壓迫及減少發炎反應,如果嚴重點,可服用活血化瘀、促進循環的中藥,通常1個月內都能有效改善。

黃鋒榮指出,這類病人經針灸改善後,也要減少重覆使用手腕的頻率,但很多患者明言,為了工作不得不重覆使用腕部,如此一來,就可能一再復發,最後恐得藉由手術挽救。重要的是,一有痛麻的症狀就要馬上就醫,若是拖到出現肌肉萎縮,即使接受手術治療,恢復的狀況也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