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日本世博展,台灣推出由台文館策劃的「魔幻台灣—台灣文學展」正於日本大阪市中央公會堂開展,正值日本盂蘭盆節期間,展覽運用文學作品、藝術創作與數位多媒體,將讓大家感受在台灣文學中,作家將跳躍穿梭於山林、海洋、街弄巷道間的民俗、傳統、宗教元素,幻化為小說、詩歌等的文字「靈性」。
這項展覽從魔幻、靈異、神仙鬼怪角度切入,以原住民文化、日本文化的影響、台灣民俗再發掘、當代通俗文學、小說的魔幻與寫實、詩歌裡的魔幻等六個主題,帶出台灣各族群與歷史的作品。展覽選擇公會堂,建築空間擁有自然展現神話、特地以劇場方式呈現台灣文學所蘊含的神魔靈性。
展場以戲台設計,運用角斯角斯《怪生島》畫作,充滿怪誕色彩精靈土偶及《鬼地方》、《夜官巡場》等著作封面圖像元素,展間也搭配音樂,讓文學不只是靜態文字,更是一場跨越感官的沈浸式體驗,尤其懸空戲台設計,在光線較為昏暗時刻,彷彿浮在空中,更顯現魔幻空間特色。
展覽也與台灣府城隍廟合作,將府城名匾「爾來了」意象帶到日本。「爾來了」代表著「你來了」,標示著已號召台灣各路人鬼神靈來到日本,歡迎讀者進入魔幻文學世界中;「日本文化的影響」單元中,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等待未婚夫的千金所說「汝哪毋較早來咧」,與「爾來了」,形成巧妙對應。
「當代通俗文學」單元,是幾乎每個台灣人都曾讀過、聽過或說過的鬼故事,包含司馬中原鬼故事集、每個當過兵的男生都說不完的軍中鬼故事及校園鬼故事等;「小說的魔幻與寫實」單元,除展出當代台灣著名或已翻譯成日文版的小說,如《鬼地方》、《天橋上的魔術師》等,也以互動裝置,讓觀眾和文學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