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淡

■張無畏

鍾情於淡字,覺得有一種平和與豁達的意味。與淡相關的語詞,大抵都有種境界。譬如淡然、淡泊、恬淡、淡雅。就連淡淡也有一分「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美。

淡然是泰戈爾的飛鳥「天空不留下痕跡,但我已飛過」的內心豐盈;淡然是百萬敵軍壓境,謝安奕棋待客,「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從容。淡泊是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堅守,是居禮夫人把諾貝爾獎章讓孩子們當作玩物,而引發愛因斯坦「她是唯一沒有被名利所累的人」的感慨。

恬淡是陶淵明歸園田居後「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躬耕自足,也是孟浩然「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友朋雅集。

淡雅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也是「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而淡淡則讓我看見美麗的意象,觸摸到蘊含其中的情愫,如李白的月光,淡淡的鄉愁;席慕容的短笛,淡淡的憂傷。

誠然,與淡有關聯的語詞並非都是陽光明媚的,扯淡雖針砭時弊,卻不免低俗,淡而無味確能抑制食欲。

嗜愛淡,又因深知絢爛之後必歸於平淡,所以我覺得多數時候做人、過日子還是平淡些好,誠如一首歌所唱: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若有雅興,喜舞文弄墨,不妨效仿周作人文風,塗抹幾篇沖淡平和的小品文,以娛心身。

若為職場女性,自然應注意形象,每日淡掃娥眉,扮靚自己,也能愉悅別人。

若潛心修煉,砥礪性情,有朝一日進入「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之境,淡懷如斯,其樂何極!

而對於那些被圍獵者來說,縱有誘惑暗流湧動,若將淡定之石築牢心堤,則有何懼?

鍾情於淡,也就期盼擁有淡,與之常相伴。在忙碌的塵世間想覓得淡然,在肥甘厚膩的包圍裡呼喚清淡,在初春的清晨描摹一幅意境淡遠的畫,在秋日私語聲中邂逅一位人淡如菊的高士……

淡,讓世界簡約而豐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