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局職業重建 助身心障友就業

實際走入補貨與包裝工作現場,體驗真實職場情境。
(勞工局提供)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職業重建窗口多年持續深耕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不僅協助辦理就業前的準備與就業權益宣導,更提供量身訂製的個別化支持,透過專業人員介入,為身障朋友安排技能訓練、職場體驗與交通適應等服務,有效協助其提升就業能力與自信,實踐黃偉哲市長「希望家園」施政理念。

「阿德」為第一類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後入住康復之家,在穩定接受治療與服藥後,表達就業意願。

阿德發病後未有工作經驗,經康家協助向勞工局申請職業重建服務,由專業職業個管員評估,發現阿德長期無業,體能與工作速度尚未符合一般職場需求,經雙方討論擬定四階段訓練計畫,協助阿德逐步提升就業能力,朝重返職場邁進。

阿德首先於台江體適能中心接受專業評估,展開體適能訓練課程,隨體力改善進入第二階段,職業輔導員盤點可及資源,協助媒合至福田烘焙庇護工場,順利展開職場訓練。

在庇護工場支持下,阿德從原本每日僅能工作四小時,進步到可與其他夥伴一樣全天工作,並能獨立完成一項商品製作流程;透過訓練,體能與工作技能明顯提升,人際互動與職場適應力大幅進步,阿德對未來就業充滿信心。

在第三階段,為提升阿德對一般職場的認識與適應能力,職管員依其期待的工作職類安排為期兩天的職場體驗,並由專業人員陪同協助,掌握阿德的工作特質與所需輔導策略。

進入第四階段,職管員連結支持性就服員與勞工局身障人力銀行共同開發職缺,陪同阿德面試,最終錄取為卡多利亞食品有限公司烘焙部助理員;阿德目前已穩定就業超過三個月,順利搬離康復之家開始獨立生活。

新版《精神衛生法》去年十二月上路,社會對精神疾病者的認知與態度逐步轉變,期盼透過同理與接納,打造更友善、包容的社區環境,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歸屬與希望。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為提升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機會,勞工局推動在地、個別化職業重建服務,依據每位求職者的特質與需求,量身打造就業支持。

透過強化職能訓練與就業輔導,協助身心障礙朋友提升技能與自信,實現適才適所的就業目標;勞工局積極營造共融、友善職場環境,讓身心障礙者都能擁有選擇工作的機會、實現自我價值的希望,迎向穩定且有尊嚴的未來。

勞工局就業促進科提供身心障礙者免費的就業前諮詢與職業重建服務,歡迎有需要的民眾聯繫身心障礙職業重建窗口,洽詢電話:總機2991111,民治市政中心轉分機6290、6602或6787;永華市政中心轉分機8020、1837或8530。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