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永續 區漁會放流鳳螺及魚苗

 

南市區漁會攜手市府農業局,二十日在安平漁港舉辦魚苗放流活動。
(南市區漁會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區漁會攜手市府農業局,二十日在安平漁港舉辦魚苗放流活動。此次放流鳳螺苗及一萬尾布氏鯧鰺魚苗,以實際行動支持海洋資源復育工作。

南市農業局漁港及近海管理所所長張順德表示,氣候變遷、過度捕撈、海洋汙染等因素,嚴重衝擊海洋生態系統,導致漁業資源快速枯竭。有鑑於此,市府積極推動海洋保育、復育措施,定期放流魚苗、展開棲地修復,落實海洋永續經營政策。

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方裕豐指出,台南安平沿海地形特殊,外海擁有全台灣最大的浮棚式牡蠣養殖區,是南部重要漁場。因漁獲銳減,漁民主動向漁會建議啟動海洋復育計畫,同時成立海洋巡守隊,自發培養保育志工守護海洋。

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說明,南市區漁會長期關注安平外海的資源變化與生態壓力。面對資源漸減困境,漁會除推動魚苗復育,也積極整合產官學力量,擘劃沿近海捕撈產業永續願景。未來將持續打造漁場管理、巡守監測、捕撈規範、教育推廣等四位一體的復育體系。建構以社區為核心、在地為主體的海洋資源治理模式,讓漁民成為保育主力。同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海洋資源、產業、生活永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