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破感染 5歲以下可追打肺鏈疫苗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9月份開學季到來,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指出,群聚活動容易使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升高,5歲以下幼兒與高齡長者仍是高風險族群,提醒民眾可追加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強化保護。

邱政洵表示,臨床上18歲以下肺炎鏈球菌感染個案,約84%為突破性感染,其中以血清型3、19A、19F位居前3名,而大部分突破性感染發生於2至7歲之幼童,這是因2至7歲幼童距離最後1劑公費疫苗已有1至5年,抗體濃度隨時間下降導致防護缺口。

邱政洵指出,由於血清型3之莢膜特別厚,如同有金鐘罩保護,可躲避免疫系統攻擊,需要更高濃度抗體才能有效預防,因此全球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10年來,血清型3不僅突破性感染比例高,重症與致死風險也更高。

而目前台灣區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接種規劃為,2個月、4個月、12至15個月各接種1劑PCV13疫苗。但由於1歲前兩劑間隔過長,醫界建議6個月時可自費追加1劑PCV13或PCV15,降低感染風險。此外本土研究及國內流行病學報告均顯示,2至5歲是國內幼童感染高峰期,若2歲前未完成4劑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建議考慮自費補強,重建健康防線。

除了13價、15價疫苗外,現在已出現了20價疫苗,邱政洵表示,選擇疫苗時不應只考量價數,臨床研究也顯示,不同疫苗針對各血清型別可誘發的抗體反應仍有所差異,建議家長們在選擇時,可將疫苗針對血清型3等高危險型別的保護力也納入考慮標準。防疫並非個人責任,當群體中有足夠比例的人接種疫苗,就能形成「群體免疫」、降低感染破口。家長應正確認識疫苗,不要因擔心副作用而不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