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蓬勃發展,被聯合國譽為「國際量子科技年」。新北市政府日前舉辦全國首場「國際量子科技展」,成為科技、教育與學術界矚目的焦點盛會。展會由台灣學聯聯合台灣物理學會、香港物理學會及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共同推動,三大學會匯聚海內外重量級專家學者,帶來最新量子科技研究與應用成果。
本次展會集結多所重點大學,以及羅森公司、香港星量智宇有限公司等產業夥伴,共同展示跨足量子模擬、量子材料、量子通訊、量子感測等前沿領域的最新成果。「台灣學聯」更協助規劃高規格量子科技前沿論壇,聚焦技術突破、未來趨勢與產業應用等關鍵議題。論壇不僅搭建產學交流平台,也讓學生直接接觸國際量子領域權威,拓展全球視野。
活動也獲得學界肯定,讓量子不再是「艱澀名詞」。輔仁大學助理教授邱劭斌指出,將實驗室搬進展場,把複雜的量子裝置轉化為可操作的教具,是讓學生真正理解量子科技的關鍵。淡江大學助理教授王奕翔認為,該展會對推動台灣量子教育具戰略意義。活動不僅讓學生從化學、物理等多面向理解量子技術,也讓企業與教育者產生跨域合作火花,對國家科技政策的落實十分重要。
台灣學聯指出,展會創「小型實驗室攤位化」模式,讓學生能親手操作,直觀體驗量子科技的奧秘。學生得以近距離觀摩先進設備,理解其於醫療、氣候監測與運算技術上的應用潛力,親身感受量子技術的顛覆力量。
台灣學聯強調,本次合作不僅提升展會的學術深度與國際能見度,更成功整合教育界、產業界與學術界資源,打造兼具前瞻視野、專業深度與實務導向的人才培育模式。透過「國際量子科技展」,台灣學聯與合作單位共同為臺灣量子人才儲備打下堅實基礎,讓台灣在全球量子競爭中掌握新動能,開啟量子教育與人才崛起的新里程。
台灣學聯表示,合作不僅提升展會的學術深度與國際能見度,更成功整合教育界、產業界與學術界資源,打造兼具前瞻視野、專業深度與實務導向的人才培育模式。未來將持續推動量子教育進入中學、大學及技職體系,並與企業協力,讓學生提早接軌職場所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