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民進黨好鬥成性 大罷免後政局依舊難安

兩波大罷免使國民黨立委更加敵愾同讎,如果民進黨不改鬥爭基調,立法院裡仍會衝突不斷。(中央社) 隨著大罷免第二階段結束,攪亂台灣政局多日的鬧劇總算告一段落。這場首輪二十四+一比零、第二輪投票七比零一面倒的結果,固然使得賴清德總統聲望重挫,民進黨執政基礎動搖,但完全看不出民進黨當局想要改弦易轍,與在野黨和解的跡象。面對內外交困、挑戰紛至沓來的局面,民進黨何去何從?勢必牽動未來台灣發展。 前後兩波,三十一名國民黨立委與一名民眾黨的市長罷免案,無一獲得通過,對於民進黨而言,無疑是「大罷免大失敗」,於情於理,當然應該有人負責。內閣全面改組,既能展現民進黨負責的態度與反省的決心,也能讓人一新耳目,重新恢復對民進黨的信心,原本是一步好棋;但民進黨內已經定調,大罷免是由公民發起,行政團隊可以強化調整,但責任不在賴清德政府,「如果接受在野黨要求做大改組,形同將行政團隊與罷免綁在一起,無異否定行政團隊的努力」。 顯而易見,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之前,內閣應會局部改組,換下幾個「國人皆曰可去」、連民進黨內部也不滿的部會首長,最該負起責任的行政院長卓榮泰卻依舊在位,這意味卓內閣的基本路線與執政風閣還是不變。問題是,卓榮泰上任一年多以來,政績乏善可陳,內閣風波不斷,朝野之間更是衝突頻仍;這縱然不能完全怪罪於他,但他領導能力不足、魄力欠缺,只能完全遵循賴清德旨意,配合民進黨衝撞,而沒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絕對是大罷免大失敗的關鍵。如今他繼續擔任閣揆,能期待政局就會突然好轉嗎? 而在立院方面,也沒看到柯建銘會卸下民進黨立院黨團萬年總召的跡象;一旦如此,不管書記長換誰,黨團運作還是柯建銘說了算。再加上大罷免後國會朝小野大的結構非但絲毫未變,反而使國民黨立委更加敵愾同讎。可以想見,如果民進黨不改鬥爭基調,立法院裡仍會衝突不斷,不管預算或法案的審查,都會經常出現紛爭。 尤其是,明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日益迫近,不只朝野對抗恐將激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也將一一浮現;倘若如此,政局勢將繼續動盪不安。 再從民進黨黨務來看,徐國勇接任民進黨秘書長,他作風強勢、性格慓悍,一向被外界視為「鬥雞」。他在內政部長任內,因為警察人事問題,不僅與警政署長陳家欽鬥法,甚至將陳家欽以偽造文書為由函送法辦,遭到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公開批評。他與蘇貞昌的不和,民進黨內眾所皆知,他本人也並不避諱。 從徐國勇強調「對於不忠誠的反對黨,民進黨不會客氣,該反駁就必須反駁」,就可理解他恐怕會以敵意對待在野黨;相對的,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也不看好未來朝野互動,認為賴清德找徐國勇這個鬥雞出任秘書長,是大罷免大失敗之後黨內派系分贓結果。可以想見,如果徐國勇態度不變,未來朝野關係只會更加緊繃。 事實上,民進黨執意對抗的立場會不會調整?才是左右未來台灣政局走向的關鍵。如果民進黨仍然把國會一切亂象歸咎於在野黨違法亂憲,如果民進黨仍然繼續抹紅在野黨「親中媚共」,如果民進黨在立法院仍然動輒以覆議、聲請釋憲等手段反制在野黨,那麼無論內閣改組幅度多大,也是徒勞無功。更進一步而言,倘若民進黨在兩波大罷免大失敗之後依舊一意孤行,依舊好鬥成性,台灣政局也將依舊難安!

Read More

內閣改組 朱:若想鬥爭不會成功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前右四)痛批,內閣改組小圈圈用人,完全稱不上有新氣象,沒辦法讓人期待,唯一負責做法是全面改組。(中央社) 黃國昌痛批小圈圈用人 全面改組才是負責做法 記者黃翠娟∕綜合報導 內閣即將改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廿三日表示,如果心態不改,不是為民、只是想要鬥爭,再怎麼改組也不會成功,要好好做事情就必須要跟在野黨溝通。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痛批,小圈圈用人,完全稱不上有新氣象,沒辦法讓人期待,唯一負責的做法是全面改組。 行政院啟動內閣人事調整,傳出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內定行政院秘書長,現任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擬轉任經濟部長。 朱立倫表示,過去一年多來台灣的內閣只有在搞內鬥,沒有在做事,這是民眾最大的感慨,真正要改變的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整個團隊的心態。 朱立倫說,如果不是為民眾解決問題、只是想要消滅在野黨,再怎麼改組也不會成功,如果要好好做事情,就必須要順應民意、跟在野黨溝通,如果只是要鬥,台灣不會成功。 朱立倫也說,台灣本應是責任政治、準雙首長制,但民進黨想靠少數、一黨獨攬大權,一黨專政,完全沒有考慮到原來憲法的設計,不能由個別的人去入閣,而是應該政黨之間有共識,對賴總統來講,這只是在尋求解套過去一年多毫無作為、毫無政績的政治危機。 黃國昌表示,目前的改組狀況反映出總統賴清德還是小圈圈用人,完全稱不上有新氣象,也沒辦法讓人有所期待,他在七二六大惡罷那晚就說過,賴政府此時唯一負責任的做法,就是卓榮泰請辭下台、內閣全面改組。 黃國昌表示,若賴總統持續小圈圈用人,只找一些聽話的人,沒辦法給台灣民眾任何期待,更不可能帶來實質改變。 南投縣長許淑華表示,目前看內閣只是小幅度改組,換湯不換藥,如打麻將搬風,期盼罷免案結束後,行政內閣與立法院能有更好的溝通,而過去一年多未見政府施政表現,也希望立法院能要求行政團隊依立法院決議執行。

Read More

2部長准辭 卓:讓總統有空間布局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經濟部長郭智輝、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請辭獲准。行政院長卓榮泰二十三日表示,此後應會讓賴總統有更大空間,通盤考量未來內閣團隊與人事布局;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引用「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才能讓執政團隊順利推動施政。 卓榮泰表示,七月底時他已向賴總統建議,應迎合國人期待,進行更快更大的行政團隊改革,近期民眾對政府的各項期待,政府都會聽到、看到並努力做到。 媒體追問部會首長先提辭職信再准辭是否成為新模式,卓榮泰回應,首長提出辭職意願會予以尊重,至於未來是否有其他首長辭職,他則說目前無法預知。 徐國勇上午受訪表示,從執政黨立場而言,府、院、黨必須一體運作,如同「出師表」所言「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才能讓執政團隊順利推動施政,黨內包含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也應配合行政單位共同努力。他並再次引用「出師表」強調,如此國家才能持續向前。 針對外界認為他接任秘書長後,黨內派系將更趨激烈,徐國勇回應,他在民進黨內沒有派系色彩,派系本質上是志趣相同者的結合,任何政黨都存在派系。他舉例,自己家族中多人從政也分屬不同派系,因此派系不是問題,重點在於溝通。 談及接任秘書長的首要任務,徐國勇說,目前是熟悉黨內運作,包括人事與政策。他坦言離開政壇約二年半,雖持續關心政治,但未再進入決策單位,對黨務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當務之急是補齊這份陌生感。

Read More

不給學校電費 政院:地方用統籌分配款支應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針對中央從明年起將停止補助公私立學校電費引發地方反彈,行政院二十三日表示,地方轄區內的學校經費依法是地方政府職責,且因新版財劃法,地方明年統籌分配稅款大增,應有充足財源支應辦理教育等事項。不過,若地方有財政困難,中央還是會依國民教育法等規定盡力協助地方政府。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地方制度法以及國民教育法明定,轄區內的學校經費是地方政府的職責,中央政府視需要補助。 李慧芝進一步指出,當中央財政有能力時,都會大力支持地方教育經費,但因新版財劃法,明年度各地方政府獲得的統籌分配稅款,總數將會大幅增加四千一百六十五億元,各地方政府已有充足的財源支應辦理教育等事項,對於轄區內學校的水電費補助,也應該回歸到各縣市政府,可以用增加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支應。 李慧芝說,按照目前估算,新北市明年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將超過九百五十億元,比今年度增加約四百一十億元;而台北市明年會分到的統籌分配稅款,估計會超過一千一百四十億元,比今年度增加至少四百四十四億元,絕對足夠支應轄區內學校水電費的基本支出。 她強調,正因增加了四千一百多億元統籌稅款給地方,確實很難做到錢給地方事留中央,否則國家財政真的無力負擔。

Read More

雙北自籌學校電費 蔣:不能苦孩子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央明年起將停止補助公私立學校電費,將影響新北市三百三十八校、近四十萬名學生,新北市長侯友宜二十二日表示,每年約七點一億元電費將由市府全數編列承擔,讓學生在公平、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台北市長蔣萬安二十三日宣布,再苦不能苦孩子,呼籲中央懸崖勒馬,同時先擴大編列六點六億餘元預算支應。 蔣萬安在完成核三重啟公投投票後媒體訪問及此事,他說,中央繼苛扣地方一般補助款後,現在又大刀一揮,砍向地方學校的電費補助,他實在無法理解;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呼籲中央懸崖勒馬,不要刪掉行之多年的學校電費補助。 台北市政府表示,呼籲中央恢復補助的同時,為避免影響孩子權益,蔣萬安已要求教育局先行擴大編列預算,支應市立大學及公私立中小學、幼兒園、教保機構所須電費,預計增編六億六千三百九十三萬餘元。

Read More

立院啟動廢考監等修憲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將於二十五日召開第一次會議,朝野商定依政黨比例,國民黨團推派十九人、民進黨團推派十七人、民眾黨團推派三人,目前待審的修憲案包括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等人提案的恢復閣揆同意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等人擬廢考試院與監察院及其職權移轉等。 藍白日前聯手提出廢除監察院的修憲提案,但本屆立法院沒有修憲委員會,因此民眾黨團提案由立法院本會期組成修憲委員會並決議開會日期。 立法院會八日朝野黨團無異議通過民眾黨團的提議組成修憲委員會,依照政黨比例,國民黨團推派十九人、民進黨團推派十七人、民眾黨團推派三人,定於二十五日舉行立法院第十一屆修憲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 各政黨提交的修憲委員會立委名單,國民黨為傅崐萁、羅智強、林沛祥、黃健豪、牛煦庭、賴士葆、林思銘、林倩綺、鄭天財、許宇甄、謝衣鳯、翁曉玲、吳宗憲、徐巧芯、葉元之、羅廷瑋、涂權吉、廖偉翔和廖先翔等十九人。民進黨包括柯建銘、吳思瑤、陳培瑜、莊瑞雄、蔡易餘、李坤城、賴瑞隆、伍麗華、陳亭妃、沈伯洋、鍾佳濱、范雲、沈發惠、王義川、林楚茵、林月琴和郭昱晴等十七人。民眾黨團三人為黃國昌、黃珊珊、劉書彬。 待審的修憲案包括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等三十七人擬具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文修正案,恢復閣揆同意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等三十人擬具廢止考試院與監察院及其職權移轉、民進黨立委吳沛憶等二十九人擬具調降選舉人及被選舉人年齡,十八歲公民權等。

Read More

葉丙成被認未違法 學團籲強化性平會組成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涉揭露性平案當事人個資,性平會認定未違反性平法。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二十三日聲明,主張性平法保密義務的立法目的,就是要防止學生在進入調查階段時,個人資料被洩漏、被辨認出來,進而暴露於風險之中,應強化多元專業,納入更多性別、心理專業代表及學生委員。 針對葉丙成性平案,文中截圖涉及揭露當事人個資。教育部二十二日公布性平會決議,認定葉丙成並非該性別案的調查成員或相關主管、無職務關聯,聯繫導師表達關心的行為,未構成利用職權對學生行使不當影響力,沒有違反性平法規定。 聲明指出,性平會的決議畫地自限,如果葉丙成次長只是超商店員,可能取得當事學生姓名嗎?葉丙成透過自身台大教師、教育部次長的職務機會,得知當事人姓名並洩漏,就應遭受懲處。 性平倡議連線提出訴求,主張強化性平調查小組的多元,不應只有法律專業,而要納入更多性別、心理專業或學生委員;性平會委員的組成,學生代表參與保障不足,應達到總數四分之一,才能讓學生的經驗與意見具有實質影響力。

Read More

台中3藍委盼執政黨傾聽民意

台中市第二選區國民黨立委顏寬恒昨日「抗罷」成功,在父親顏清標、妹妹台中市副議長顏莉敏陪同下,向支持者宣布勝利。(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徐義雄、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國民黨立委顏寬恒、江啟臣、楊瓊瓔以一路領先的票數,抗霸免成功,三人感謝支持者展現民主精神、共同書寫歷史,也希望民進黨政府能傾聽民意的心聲,儘速回歸治理正軌。 顏寬恒團隊下午四時在沙鹿服務處開票,由於不同意罷免票遙遙領先,下午五時十五分領先超過四萬票,顏寬恒在父親顏清標、妹妹顏莉敏陪同自行宣布「抗罷」成功,順利守住立委席次。 顏寬恒表示,這次八二三大罷免大失敗就是要告訴執政黨,已經掌握行政、司法、考試、監察權,卻要連為民眾發聲的立院也想要干涉和控制,這是民眾無法忍受,所以總統拿出該有的態度,內閣改組人事、面對美國高關稅險峻環境拿出態度在第一線,協助產業度難關。 立委江啟臣表示,因為民主社會本來就是不一樣的聲音,不同的聲音都可以存在,所以對於我有不同意見想法的我也多尊重。未來不管做什麼,都會全力以赴,呼籲大家繼續努力,讓台灣更好。 立委楊瓊瓔說,感謝潭雅神后鄉親的信任與支持,對於投下「同意罷免」四三八九0票的鄉親,聽到了各位的不滿,諸位的批評與鞭策,將是個人繼續進步的原動力,我們都還是一家人。 楊瓊瓔指出,過去一年以來,台灣社會充斥著抹紅、抹黑、撕裂與仇恨,希望民進黨政府能傾聽民意的心聲,儘速回歸治理正軌,這個小小多山的國家,沒有本錢再內耗下去,朝野冷靜、為國家找出理性出路,台灣加油,中華民國加油。

Read More

馬文君、游顥期待國家更好

記者劉晴文、張瑞惠∕南投報導 國民黨南投縣立委馬文君、游顥也守住南投、通過罷免考驗,兩人感謝鄉親外,游顥強調,未來會在藍白持續團結合作下,為南投創造更多福利,並捍衛全國民眾權益。馬文君期待未來在立法院大家更團結,民進黨負起更多責任,讓國家往前進、國家更好社會更好。 游顥選區是國民黨大本營,挾著在野合作團結氣勢,加上其從政來積累的基層實力,開票過程,不同意罷免票一路領先,傍晚五點四十分左右,游顥在縣長許淑華、國民黨南投縣黨部主委楊麗川及多位議員與市民代表陪同下,自行宣布罷免案成功過關。 游顥難掩激動的感謝鄉親栽培和守護,也特別感謝縣長許淑華的力挺。此次大罷免,過程中有抹黑、造謠和攻擊,希望未來社會不要再如此的撕裂,因為這種選舉不是民主社會下的選舉,也不是南投人要的。 馬文君的不同意罷免票以極大差距輾壓同意罷免,下午五時許左右自行宣布罷免案不通過,支持者激動歡呼。馬文君表示,很開心三十一席立委大團圓,共同努力的成果再次完封一席都不少,她期待未來在立法院大家更團結,台灣面國際或兩岸的問題很多困境,民進黨執政九年多把心思放在讓國家往前行不是往後退,負起更多責任,讓國家往前進,希望罷免過後我們的國家更好社會更好。

Read More

《烏鴉集》當神主牌一一崩落 民進黨還剩下什麼?

這次的核三重啟公投結果,雖然未達五百萬過關的門檻,但同意票大幅輾壓不同意者,不僅代表民眾對於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電價一再上揚、帶動物價狂飆所發出的怒吼,更徹底打臉綠營的非核家園政策。 「反核、廢死、台獨」昔日並列民進黨三大神主牌,「清廉、勤政、愛鄉土」更是民進黨朗朗上口,一度感動人民的口號。曾幾何時,廢死主張助長犯罪氣焰,台灣治安急遽惡化、詐騙集團橫行;台獨主張更是在川普上台後,讓台灣成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砧板,被美國死死拿捏。當民進黨的神主牌禁不起時間檢驗一一崩落,如今的民進黨,還能拿什麼來感動人民。 一九八六年成立的民進黨,伴隨著台灣經濟快速成長、人民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加上威權時代逐漸式微,台灣國際地位江河日下,民進黨憑藉著動人的訴求和感動人心的口號,迅速從國內政壇崛起,已經兩度打敗國民黨,執政了十七年之久。 昔日民進黨有三大神主牌,台獨、反核和廢死,尤其是後兩項,四十年來在民進黨的推波助瀾下,儼然成為台灣最前進的主流價值。 從李登輝主政時,在民進黨強力杯葛下,奮力通過核四預算,到兩千年陳水扁上任後和連戰見面後,立即宣布核四停建,再到蘇貞昌擔任閣揆時,追加核四預算,一直到林義雄以苦行僧的姿態行走千里反核,逼得當時的總統馬英九在二0一四年被迫停建核四。如果以國際潮流和這次的公投最新民意來看,民進黨的反核神主牌,已經被多數民眾揚棄。 民進黨的另一神主牌–廢死,維護生命權的崇高理念固然讓人敬佩,但在廢除死刑的觀念深入人心後,無形中造成犯罪的惡劣程度不斷升高;少了極刑的嚇阻,罪犯更加視法律於無物,再加上學生教育揚棄禮義廉恥束縛,種種原因造成台灣治安急遽惡化、詐騙集團橫行,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早已被摧毀殆盡。 民進黨多年來鼓吹台獨思想,打著「愛台灣」的口號,無形中造成內部的對立與分化,把不仇視中國大陸的民眾,打成不愛台灣的一群,更把生活在台灣的陸配汙名化。高舉閩南沙文主義、唯我獨尊的結果,已經讓台灣失去敦厚包容、海納百川的移民性格。 尤其面對川普二度上台後的對等關稅新政,因為台灣早已在中美兩大強權徹底選邊站,不僅台積電變「美積電」還不夠,還得接受對等關稅的不斷需索,更是狠狠打了民進黨政府一耳光。當民進黨的神主牌一一崩落,如今的綠營高層,還有什麼顏面來面對台灣人民。 (記者康子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