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微創手術 有效降青光眼眼壓

 

陳女士雙眼進行微小樑切除及支架合併手術後,眼壓控制良好,醫師呂大文指出,青光眼病程為不可逆,呼籲民眾定時檢查眼睛,早發現早治療。(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27日指出,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在不知不覺中讓視力惡化,甚至有眼科醫師自已都不知道已罹患青光眼,三總開發出結合微創與傳統手術的微小樑切除及支架合併手術,可有效穩定青光眼患者的眼壓,讓視力不再惡化。

呂大文指出,台灣青光眼患者約占總人口1.75%,年齡愈大比率愈高。健保統計,青光眼就診人數從民國105年的35萬人,到110年上升至43萬人,5年成長22%,原因在於高度近視人口增加,眼科健檢普及與診斷科技進步,因此找出了更多患者。

青光眼是因眼內的房水液無法正常排出,造成眼壓過高,壓迫視神經使其受損萎縮,產生視野逐漸縮小。呂大文指出,青光眼視野缺損的進展就像滾雪球,初期緩慢,隨著病情加重,惡化速度愈來愈快。也因此,若患者錯過早期治療黃金期,能保有的視野將遠少於早期積極治療的患者。

呂大文指出,三總眼科部改良了傳統小樑手術恢復期長的缺點,以及微創手術降壓幅度不足的限制,發展出一種「微小樑切除及支架合併手術」,作為青光眼治療的新方式。手術結合了兩種術式的優點,因此被形容為「內引外流、雙管齊下」。實際臨床結果顯示,手術的降眼壓效果顯著,成功率提升,病人恢復期也縮短,但目前健保並不給付這項手術,每隻眼睛費用約9萬5千元。

呂大文表示,一名68歲陳女士因眼壓控制不佳,今年4月9日接受這項新型手術,術前眼壓高於20毫米汞柱,手術後眼壓穩定控制在7到8毫米汞柱,目前恢復良好。患者對於視力的穩定與手術成果相當滿意。而在過去3年三總已為68位患者的125隻眼睛進行「微小樑切除及支架合併手術」,患者均年齡54歲,術後12個月5成患者不再要使用降眼壓藥物,顯示這項複合手術不僅降壓效果穩定,病人術後恢復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