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教師遭任意不續聘 法院裁定訴訟期間繼續僱用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高教工會二十八日指出,萬能科技大學一名專案教師兼任教務處執行秘書,教學評鑑甚至取得滿分,卻於一一三學年度突然被告知不續聘。校方理由是業務減少,但後續卻又新聘二名專案講師和一名執行秘書,接替該名教師的工作。高教工會強調,專案教師在法制上非「免洗筷」,期盼學校不要再濫用與壓榨專案教師,以群體力量維護大專應有的勞動環境。 這名教師在高教工會、法扶基金會的協助下,向萬能科大提起確認僱傭關係應存在的訴訟,目前仍在審理中。桃園地方法院於七月底作出裁定,要求校方在訴訟審理期間,應依原聘僱契約繼續僱用並給付工資,確保專案教師的勞動權益。 高教工會表示,大專濫用專案教師,任意不續聘宛如「免洗筷」,然而最近一個案例中,法院裁定在訴訟期間可聲請「定暫時狀態繼續僱用」,避免學校恣意侵害教師的勞動權益。這項裁定是勞動事件法於民國一0九年施行以來,首例大專專案教師獲法院裁定「定暫時狀態繼續僱用」及給付工資,具有代表性意義。 高教工會提到,大專常以為可以恣意不續聘專案教師,或在聘任期間壓榨、逼迫超時工作。然而學校聘任的教師若從事繼續性工作,聘期應為「不定期契約」,若要解僱或資遣,須合乎勞動基準法的法定事由,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解僱。

Read More

楠西週五夜市 煮婦小確幸

每逢週五就是楠西夜市,許多家人的晚餐都選擇夜市美食。(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楠西區每週五是楠西媽媽們的小確幸,可以不用煮晚餐,大家都一起吃夜市打牙祭。林姓媽媽表示,今年初的大地震,震毀了楠西不少房子,夜市攤販特別到楠西來提供免費飲食,令人感動,部分公益攤販也已成為楠西夜市最受歡迎的美食。 今年初的0121大地震,震得楠西居民喘不過氣來,又逢農曆春節期間,不少居民只能睡在車上,或者搭帳蓬,過了一個鮮少人問津的農曆年。如今,慢慢挺過地震帶來的無處安身,只是日前又陸續發生多起震央在南化等山區的地震,震到部分楠西人懷疑是否還能繼續在楠西安身。 楠西居民指出,日前地震發生時,就有人拍到曾文水庫出現漩渦,且足足有半小時之久,臆測水庫底是否破了洞才讓水不斷流入?也有居民猜測,近二年水庫常有滿庫情形,不知地震與水庫滿庫有無關連?希望政府能正視並調查研究,尤其外國已有水庫是否誘發地震的相關研究。 楠西人還在地震的陰影中,不過,每逢週五夜市,正是楠西媽媽們的小確幸,可以不用煮晚餐,全家人都樂於吃夜市美食。 林姓媽媽指出,年初大地震之後,夜市有多個攤商們都來到楠西支援餐飲,讓他們很感動,楠西的媽媽們也會選擇每週五向這群公益攤商們購買美食當晚餐,一來感謝他們在楠西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再則還可以不用煮晚餐,享受難得的清閒。

Read More

安平靈濟殿8/31孤棚祭 推2亮點

安平區靈濟殿今年孤棚祭,推出「豬仔會」活動,入會者除可獲撲滿小豬一隻外,並附贈由高功道長加持的「補運金」符,象徵好運與財源。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靈濟殿將於卅一日舉行一年度的孤棚祭,今年推出「青少年導覽」與「豬仔會」兩項活動,其中「豬仔會」今年推出限量八十八個名額開放「入會」,入會者除可獲撲滿小豬一隻外,並附贈由高功道長加持的「補運金」符,象徵好運與財源。 靈濟殿表示,早期港仔尾社民間互助會,為籌備孤棚祭供奉的全豬敬品。為延續先民團結精神,推出「豬仔會」文創撲滿,並加上「只進不出」的符令與文化導覽QR碼,兼具宗教象徵與教育推廣功能。 今年推出限量八十八個名額開放「入會」,每名入會金一百元,並附贈由高功道長加持的「補運金」,象徵好運與財源,希望會員明年能帶著裝滿錢幣的撲滿,參加孤棚祭。 至於「青少年導覽」方面,靈濟殿今年首度與安平國中本土語文化社合作,舉辦孤棚祭主題導覽培訓。以往解說多由專業老師擔任,今年則將由國中學生擔綱導覽,為民眾介紹孤棚祭的歷史與文化。 老師表示,學生們雖然缺乏實務經驗,但在培訓過程中積極投入,展現出高度責任感與榮譽心。屆時將由學生分組導覽六大主題,並搭配體驗活動,寓教於樂,兼具深度與趣味。 靈濟殿主委何志章表示,透過「青少年導覽」與「豬仔會」的創意結合,讓傳統祭典更貼近現代生活。安平公所區長蕭泰華指出,青少年參與地方文化傳承意義深遠,不僅讓暑假更加充實,也展現了安平在地文化薪火相傳的力量。

Read More

安南心衛中心成立 造福7行政區

台南市成立第五個心理衛生中心,安南區心衛中心服務七個行政區約卅五萬人。(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第五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廿八日在安南區正式成立,由市長黃偉哲及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柏熹等人共同揭牌啟用。安南區心衛中心服務範圍包括安南、安定、西港、佳里、七股、將軍、北門等七區,可服務約卅五萬人口,服務內容包括心理諮商、團體治療、自殺防治、網絡資源連結等等。 黃偉哲表示,安南區心衛中心前身為舊安順派出所,感謝衛福部經費支持及市府編列經費,將老舊空間活化運用,經過結構補強及修繕,改造為清新明亮的心衛中心。 設置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象徵市府對市民心理健康服務已邁向新的里程碑,要讓服務更到位、更有感,讓有心理困擾及精神疾病的個案及家庭都能獲得及時的、完整的服務,建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 陳柏熹說,行政院為強化民眾心理健康,提升社區心理衛生服務的可近性,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為「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的工作重點,希望讓民眾就近獲得心理健康資源,協助精神病友能於社區穩定生活、復歸社會。

Read More

新市綠照 學員玩苔球創作綠植

新市區農會綠色照顧開辦多元課程,學員歡喜手作綠植。(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水泥也搭上綠美化的一角!新市區農會執行綠色照顧推動示範計畫,邀請救國團老師黃秋玲指導學員手作綠植玩苔球,學員們樂在其中,足足忙了兩週完成了手作綠植,並提升環境綠美化。 新市區農會綠色照顧推動示範計畫,安排多元課程,來自農業或公務退休的學員們,重新體驗學習的樂趣,尤其是手作課程,都能做出生活上實用的物品,增添生活的美學。 最新的課程是將水泥與珍珠板結合,做出一塊很有質感又很輕的酷似石頭板。學員們表示,將調好的水泥塗上珍珠板後陰乾,並在板上手捏菇菇或小草等點綴其中,接著就是苔球主角登場,學員們認真的綁著苔球,並選種自己喜愛的觀賞植物,再將綁好的苔球與水泥板結合,就成了獨一無二的創意手作綠植。 黃秋玲表示,學員們的學習能力很強,運用材料變化出與眾不同的創意,而此綠色照顧計畫,讓學員們更貼近自然,也學習到友善環境的良方。

Read More

東區清寒學童獎助學金 受理申請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議員蔡筱薇與康黃金慈善愛心協會攜手舉辦「東區清寒學童獎助學金」活動,期盼受助學子未來功成名就後,可以回饋社會,持續傳遞這份愛心。 蔡筱薇表示,透過與民間團體的合作,我們不僅在品德與學業上為孩子們提供輔導,更希望藉由這個獎助學金計劃,激勵東區弱勢學子勇敢追夢,也拋磚引玉呼籲社會各界積極伸出援手。 康黃金慈善愛心協會理事長金俊良強調,協會成員來自社會各領域,大家透過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幫助弱勢學子實現學業夢想,另外協會也正以行動引領各分會,讓愛心的力量不斷延續擴大,支持更多需要幫助的學生。 「東區弱勢學童獎助學金」計畫在一一三學年度第二學期,涵蓋東區多所學校,包括後甲國中、復興國中、崇明國中、忠孝國中、勝利國小、博愛國小、大同國小、東光國小、德高國小、復興國小、崇學國小、崇明國小、裕文國小及中西區進學國小等學校。各學校將於即日起開始受理申請。

Read More

向陽南區課輔中心 竹溪里開班

向陽課輔南區分部,廿八日成立。(市議員林美燕提供) 記者趙家麟∕台南報導 向陽文教基金會長年推動跨縣市經濟弱勢低學業成就學生免費課輔教學,在市議員林美燕、曾培雅的接力協助下,廿八日成立第七個課輔中心,宣布將於台南市南區竹溪里活動中心開班。 向陽文教基金會在民國七十八年七月成立於台南市,由前啟智學校校長鄭武俊創設,至今已卅五年歷史。 基金會聘請成功大學、台南大學及南台科大、崑山科大學生及退休老師授課,使得學生課業的進步明顯,據點逐年增加,包含一一三年北區延平國中、永康區大橋東橋里活動中心、山上區茂鴻電力總部、彰化溪州育創學院,今年在永康區大灣高中設班。 基金會向林美燕議員徵詢課輔南區分部的適當場所,她選中位於竹溪畔的竹溪里活動中心,竹溪里長曾銘澤也願意全力支持,而且該里許多住戶為退休校長、教師,可以協助課輔作業,確定九月初舉辦開班茶會。 林美燕及鄭金龍、曾培雅服務處執行長歐政豪,廿八日在市議會共同召開向陽課輔南區分部成立的揭牌記者會,邀請各課輔中心的合作學校以及資助企業茂鴻電力公司代表到場共襄盛舉。 向陽南區課輔中心每週二三五晚上六時至八時上課,學生包含大同、志開、南大、新興、進學等國小,人數十至十五位,涵蓋竹溪、大忠、大林、新生里。師資為成大和南大學生與退休老師,班主任為陳信宏老師、廖冠力老師。

Read More

夜宿張慶芳圖書館 小學童探險趣

白河張慶芳紀念圖書館舉辦第二屆夜宿圖書館活動,白河區長董麗華(第一排右三)希望更多孩子愛上閱讀和學習。(白河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白河報導 白河張慶芳紀念圖書館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舉辦第二屆夜宿圖書館活動,邀請七至十歲的學童參加,融入趣味和教育兼具的設計,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接觸閱讀和圖書館資源,留下美好的暑假回憶。 白河公所指出,在這場夜宿圖書館活動中,將圖書館功能、如何運用圖書館各項資源、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索書號裡藏著什麼秘密、圖書館館員通通不藏私,以詼諧逗趣的方式介紹圖書館的各項資源和服務,包括使用系統查找書籍、利用借書證借閱圖書以及圖書館內的各種設備,孩子們對這些知識充滿好奇,提問氣氛熱烈。 孩子們藉由「圖書館探險」深入圖書館,根據館員分發的任務卡片,進行有趣的夜間冒險,四處探險尋書,完成小任務。 圖書館並安排繪本共讀與DIY手作,讓孩子們沉浸於妖怪的異想世界,享受閱讀穿越時間、空間的奇特魅力,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孩子們發揮創意,製作屬於自己的艾平安御守及復古風手電筒,體會創作的樂趣。 白河區長董麗華表示,每年夏季張慶芳紀念圖書館都會舉辦寓教於樂活動,期望讓親子愛上閱讀和學習,歡迎持續關注白河張慶芳紀念圖書館粉絲專頁,掌握圖書館各項活動訊息。

Read More

〈社論〉內閣改組不換腦袋,人民不會有期待!

卓榮泰內閣改組雖然冠上華麗的名稱,卻難有民間票房,甚至只會更糟。(中央社) 大罷免大失敗之後,賴清德總統面對民調低迷,內閣改組行政院長卓榮泰卻仍留任,改組後雖號稱「AI行動內閣二‧0」,但爭議核心的內政部長劉世芳等所謂「賴鐵桿」屹立不搖,所謂十六人異動大部分只是換位置的大風吹,給外界的感覺並未能煥然一新。沈富雄改組前就形容「換藥不換方」,更一針見血直言:可用之人,賴清德不敢用;可用之人,他殺之唯恐不及。 賴清德主政一年多來讓人民最反感的,還不是部分閣員時而走精,而是整個執政團隊毫無核心理念,執意推動大罷免、盲目「抗中」倚美、關稅談判黑箱。賴清德核心思維不調整,即便全面改組內閣,人民也難有多少期待;何況這次改組了無新意,人民僅存的一絲期待更是落空。 賴政府的不得民心,其實不需要太深奧的學理分析,台灣民間空氣都能聞到,民進黨鐵粉氣餒渙散,中間選民拂袖而去,綠營最後堡壘的基本盤,老一輩開始思考兒孫未來,年輕選民乾脆躺平,大罷免大失敗只是警訊。更糟的是賴清德似乎無視民意浪潮,「抗中」越收越緊,倚美丟盔棄甲,政爭肅殺未休,經濟一籌莫展。人民看到的內閣改組,依然是「換藥不換方」,甚至民進黨秘書長都換成戰狼,顯然賴清德的意志仍將貫徹到底,人民怎能期待會有多少革新? 台灣當前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對美國百依百順、依賴到底,一是兩岸關係越走越遠、冰封不解。前者已讓台灣產業出現崩解危機,恐將導致失業率高漲和產業被迫出走。掌舵的賴清德不調整航向,大副卓榮泰只是聽命行事,台灣經濟一旦崩盤,恐怕神仙也難救。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許多數據已發出的警訊。 兩岸關係螺旋狀惡化,顯然循著賴清德邏輯的言論和政策,仍然不會翻轉緩解。人民的血汗納稅錢,還是大量貢獻給美債和軍購,和大陸的衝撞繼續加碼,甚至在美國掌控不到的灰色地帶鋌而走險。台海戰爭風險很難降低,民間交流或論壇動輒紅帽加身,只怕仍是新內閣的老藥方。 台灣內外煎熬當前,人民始終看不到賴政府的反省,更多的是排除異己,外界建議的跨黨派組閣,根本不可能發生。從卓榮泰持續當賴清德的欽命小隊長,可以預料的是,明年的地方選舉,派出的戰將還是賴系人馬;果真如此,同樣可預料的是,民進黨將面臨比目前更大的挑戰與危機,人民信任加速瓦解,社會體系分崩離析。如此嚴重的結果,身經百戰的民進黨核心不會不清楚,倘若仍執意貫徹賴清德意志,只能說權力讓人昏聵,只能等著人民的選票再度重擊。 內閣改組雖然冠上華麗的名稱,卻難有民間票房,甚至只會更糟,因為不認為大罷免是大失敗的主政者,怎會正視執政團隊的失敗?賴清德面對比當初四成選票更少的民心信賴,民調滿意度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如果仍選擇恣意貫徹狹隘的施政方向,除了民心越離越遠,更讓台灣人民憂心的,是變成不受控的怪獸,不理會人民公投結果,持續和立法院通過的決議對抗。這樣的內閣改組,不只難以期待,甚至讓人民更害怕。 台灣的危機迫在眉睫,原來的卓榮泰內閣團隊,已經讓人民失望透頂,改組後還是看不到民進黨的反省。如果內閣仍然只是賴清德的馬前卒,任何被人民嚴重質疑與反感的政策,還是「換藥不換方」,這樣的內閣改組有何意義?

Read More

協和電廠土汙 改善前禁開發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成員二十八日要求基隆市政府完整公告協和電廠土汙場址、禁止土地利用行為。(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陳柏翰∕綜合報導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二十八日要求基隆市政府完整公告台電協和電廠土汙場址、禁止土地利用行為。市府回應,已依法公告協和電廠四十五公頃為土汙管控制場址,並要求半年內提出改善計畫。環境部表示,依規定開發單位應於汙染改善完成後,土地才可以利用,並進行實質開發行為。 行動小組舉行記者會,要求市府完整公告協和電廠土汙場址、禁止土地利用行為。召集人王醒之指出,這些汙染包括多項重金屬、多氯聯苯等,不只汙染大量的土壤,甚至可能已汙染地下水與水產動植物保護區。市府應直接依《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法》規定,將全廠公告為「土壤汙染控制場址」,並公開所有資訊;場址應禁止土地利用行為,並得限制人員進入。 環保局長馬仲豪回應,市府已依法公告協和電廠區的廢水處理廠區、油槽區、發電機組區、開關廠區、灰倉區及鄰近用地與大門區等,合計面積約四十五公頃為土壤汙染管控制場址,幾乎已是協和電廠圍牆內的作業區範圍。會要求協和電廠在半年內提出汙染控制改善計畫,並提送市府土壤及地下水汙染場址改善推動小組接受審查;改善完成前,不能進行其他開發行為。 環境部表示,依規定開發單位應於汙染改善完成後,土地才可以利用,並進行實質開發行為;至於台電是否明知土壤汙染,卻在環評中「不實登載」?環境部也願提供調查報告供司法調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