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中部2名未滿月男嬰,皆於8月中下旬發病,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目前腸病毒疫情持平緩升,但根據以往經驗開學後就診人次會上升,近期觀察到部分縣市已達到流行閾值的8成,後續可能出現一波流行。
上週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都是中部未滿月男嬰,於8月中下旬發病。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2例重症個案,其中一案出生2天時母親出現發燒症狀,就被轉到中重度病房觀察,觀察到第3天出現活動下降、發紺、缺氧等症狀,抽血檢驗發現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異常,檢出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同時有敗血症,確認併發重症。
該名男嬰後續病況治療穩定,住院2週之後,已在8月下旬出院,疫調顯示,個案母親的同住接觸者在母親生產前有上呼吸道症狀,不排除傳染給母親再傳給新生兒。
另一名男嬰則是因早產,收治加護病房,出生10天大出現發燒症狀,抽血檢驗肝指數上升,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活動力差,合併敗血症,後續檢驗確認是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迄今已住院治療3週仍在加護病房尚未出院,疫調顯示,雖個案母親跟同住家人皆無症狀,感染途徑還無法確認,但也不排除無症狀感染者傳給新生兒。
依照往年經驗,通常在9月開學過後會出現一小波疫情,其中,桃園、台東已經達到個別閾值的8成,要請家長跟學校特別注意腸病毒防治,降低重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