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衛院10日宣布,年底前將推出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並呼籲民眾自40歲起就要積極預防失智症,將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等列為護腦5大守則,努力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各項因子。
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失智研究與防治專家小組召集人楊淵韓指出,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去年最新報告指出,多達45%失智症病例可透過控制14項可改變因子來預防或延緩;中年期的肥胖與三高是最需關注的風險因子,肥胖與糖尿病不僅是多種慢性病與癌症的根源,更是隱形的失智推手。
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指出,國際間已將失智預防視為公共健康核心策略,借鏡國際經驗並透過跨國合作,有助於台灣完善防治藍圖。芬蘭推出的預防認知障礙及失能的芬蘭老年人介入計畫(FINGER),就是透過慢性病代謝控制、運動、飲食、認知社交刺激等多面向介入手段,預防與延緩失智。
許惠恒表示,日本自2019年推動認知症施策推進綜合計畫,也是將糖尿病等生活習慣控管視為預防核心,以延後70歲長者發生失智症時間為目標。
國家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由40餘位國內權威醫學專家共同編著,全書以流行病學為基礎,系統性整理失智症的主要危險因子,涵蓋肥胖與糖尿病、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中風後認知障礙及癲癇等共病,並延伸至空氣汙染、感官剝奪、心理社會因素與生活型態影響,並針對失智症防治提出政策建言。
衛福部調查指出,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接近8%,即平均每13名長者就有1人失智,失智人口已達38萬人,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指出,這個數字可能已被低估,實際上還有更多人正處於邁向失智的過程,預估往後10年台灣地區失智人口恐將達到7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