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鼻中膈彎曲 鼻噴劑越噴越塞

長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鈺婷呼籲,若有鼻塞問題應盡快就醫,讓專業醫師找出真正原因。(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35歲莊姓廚師長年受鼻塞、打噴嚏與流鼻水所苦,尤其在高溫廚房工作時症狀更為加劇,不僅影響睡眠,長期張口呼吸也造成喉嚨不適,雖購買血管收縮型鼻噴劑使用卻愈噴愈塞,最後就醫確診為鼻中膈彎曲合併肥厚性鼻炎及藥物性鼻炎,經接受微創手術治療,術後鼻塞症狀大幅改善,終恢復順暢呼吸。

長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鈺婷指出,患者鼻中膈嚴重彎曲阻塞呼吸道、過敏導致下鼻甲腫大形成肥厚性鼻炎,以及長期使用血管收縮劑造成的藥物性鼻炎,鼻腔就像被「歪牆」和「腫塊」堵住,加上黏膜失去彈性,呼吸困難可說是多重夾擊。

黃鈺婷表示,初期先以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控制過敏,但鼻塞未能完全改善,遂與患者討論後決定進行「鼻中膈彎曲矯正術」合併「雙側下鼻甲微創成形術」。與傳統鼻甲切除手術不同,微創吸絞刀技術具備恢復快、出血少、效果佳等優點,且大幅降低空鼻症等後遺症的風險。

術後1週,患者傷口即已痊癒,2週後腫脹消退,鼻塞症狀顯著改善,睡眠品質與日常呼吸皆恢復正常。黃鈺婷提醒,即使手術解決了結構性問題,患者仍需持續控制過敏,並於氣候變化或過敏原暴露時,依醫囑規律使用藥物或鼻噴劑,以避免症狀復發。

黃鈺婷也呼籲,台灣因氣候潮濕,過敏性鼻炎盛行,不少民眾習慣自行購買「一噴就通」的血管收縮型鼻噴劑,但若長期使用,容易導致藥物性鼻炎,甚至讓治療型噴劑失去療效。若鼻塞持續超過2週,建議及早尋求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診斷,找出真正病因,才能有效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