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淑娟∕大內報導
九月走訪大內,到曾文溪畔二溪橋欣賞甜根子草的「九月雪」美景,還可以順道暢遊曲溪里,看素人阿嬤所畫的古厝,以及曲溪里一口三百年的「烘爐井」。
在「南瀛古井誌」中記載的大內古井有十四口,分布在區內八個里之中,多數是磚井,且已有多個已被掩埋找不到了,但在曲溪里的主要道路中間,還能看到「烘爐井」。
曲溪里一位近九十歲的居民指出,從小就是喝烘爐井的水,且每日要到烘爐井挑水回家用,不論洗衣、做飯的水,都來自於烘爐井。
目前大內區仍留有「井仔口」(二溪里)和「井仔腳」(頭社里)兩個與井有關的地名,曲溪里至今保留著烘爐井,但卻是在路的中間,井裡雖然還有水,但已不再使用。
井水是早期居民主要的生活用水,烘爐井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以前,當時大內的大厝頂、過溝仔、園仔角三個主要聚落的地下水源都聚集在該井,且因周圍聚落地勢較高形似烘爐,所以稱為「烘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