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鵬
穀雨過後便是立夏,這段時間雨水特別多,小竹筍也紛紛趁機伸出土面,十分誘人。村裡人相互招呼:「扳筍去了,去扳筍啵——」雖然立夏前後農活很忙,但扳筍要趕季節,人們還是儘量把手頭的活放下,忙著去扳小竹筍。縣罐頭廠也開始在鄉下設點,等著收購小竹筍。
扳小竹筍很辛苦,天沒有亮透就要起來。駝著背簍擠到密密的竹林裡,露水「嘀嘀嗒嗒」的灑下來,不一會兒衣服就濕透了。小竹筍長出土面四五寸時,扳來是最好賣。如果太長,小竹筍裡面開了椏,一般是不收的。竹林裡很靜,小竹筍很多,就像是插了針一樣密,弄得你忙不過來。扳著這支,看著那只,腳下還不時被小竹筍絆一下。只聽得「哢嚓哢嚓」的扳筍聲,背簍一會兒便沉甸甸的。馱著滿滿一背簍小竹筍,從竹林裡擠了出來,把腰伸直,長長舒口氣輕鬆下。這時太陽出來了,照得衣服上、頭髮上的水汽蒸騰而起,身上格外舒服。
早晨把小竹筍扳來,上午便在家裡剝筍。把小竹筍倒在地上,搬個凳子坐好,耐心的一支支把筍殼剝掉。左手捉著筍蔸,用右手大拇指的指甲把筍尖用力掐開,然後纏繞在食指上,沿著筍身剮下,小竹筍就剝掉一邊了。再這麼一下,那一邊也剝掉了,很快。小竹筍扳得太多,大拇指的指甲都掐凸了,便用鐮刀割開筍尖。總這樣剮筍殼,食指麻木得連疼都不知道了,於是便用一根小棍子代替。只是這樣要慢些,沒有直接用手指那麼利索。
小竹筍剝好了,倒在大鍋裡用水焯一遍,再把筍衣一層一層輕輕蛻掉。蛻掉了筍衣的小竹筍,白白的,尖尖的,就像少女纖嫩的手指。再把它們都切成三寸三分長,整整齊齊疊在竹籃裡,非常漂亮。如果不是為了弄點錢,還真不捨得賣呢!小竹筍賣了,把筍衣和切下的筍蔸曬乾,到下年沒菜時和辣椒炒好燉了吃,很有味道。
我第一次扳小竹筍時,還只有六七歲。那天早上,我跟母親去扳了一小竹籃小竹筍。回到家裡,母親叫我剝了另外放,賣的錢歸我。看著籃子裡剝好了小竹筍,別提多高興了。邁著輕快的步子,跟村裡人一同到了收筍的地方。只是看到別人都是一大籃甚至一大背簍,而我自有這麼一點,不免有點提不起勁來。輪到我了,我怯生生的把籃子遞上去。收筍的阿姨驚訝的說:「這麼小就知道扳筍賣呀?」邊上人說:「他很勤快,是自己扳的。」聽到誇我,臉一下紅了。阿姨稱好我的小竹筍,舒眉笑眼。我覺得,那位阿姨真好漂亮。那可是我第一次賺的錢哪!我買了一個小錢包,以後賣了小竹筍,錢就可以放在裡面。直到現在,我依然珍藏著這個小錢包。
我慢慢長大,小竹筍也不斷漲價。讀初中時,賣到了更多錢一斤。平時在寄讀,只有在週休回家扳點小竹筍賣。當時每學期有一個星期農忙假,我扳的小竹筍可以賣到上十塊錢呢!那時一個星期父親只給少許零花,我得到的是個大數目,又是自己賺的,用起來特別踏實。那些錢我大都用來了買連環畫,幾年下來,竟有了上百本。
如今小竹筍漲到了好多錢一斤。工作這麼多年,我恐怕吃不了扳小竹筍的那份苦了。有幾次和妻子說,去家裡扳點小竹筍,不為賣錢,曬乾到冬天用來下酒。嘴上這麼說,卻不行動,不知不覺過了季節,於是只有又等來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