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推展國學生活化,財團法人台南市國學書院傳統文化基金會配合孔廟文化節,推出三場精彩的人文活動,讓國學與茶席、書法、古琴,進行美雅對話,邀請民眾一起來品味孔子的生活哲學,過個「子曰好日子」!
三場活動包括「四書約茶—溫良恭儉讓」茶席、「筆下揮千秋」書法體驗、「一擊中的」弓道表演及體驗。基金會獲得竹科、南科多位企業家所贊助,以「國學生活化」為主題,藉由經典人文再閱讀和深入理解,希望讓人們在繁忙生活中,找回身心靈的安頓及安好,包括多位企業家也到場共襄盛舉,為「科技台南、人文古都」,增添無數亮點。
二十日下午於孔廟明倫堂舉辦茶席,以《論語‧學而‧十》的一段話,講述「溫厚、良善、恭敬、勤儉、謙讓」的人格修養現代社會中的意義,並以沖泡「包種茶」茶,五道茶序,應證以「恭敬」之心奉茶,讓「溫厚的茶湯、良值的口感、極簡的初味」及一杯「白開水的回甘」,讓人在茶一飲之間,體證茶與生活的好修行。

茶席間,也佐以五首琴曲:〈水仙操〉、〈流水〉、〈梅花三弄〉、〈空山憶故人〉、〈猗蘭操〉,在琴音裊裊幽靜裡,享受眼耳鼻舌身意的五感體驗。特別的是,以孔子人格寫照為主題的〈猗蘭操〉古琴曲,是首度在公開場合彈奏,繞梁三日的古雅琴音,讓人迷醉。
活動也邀請人文專家歐財榮導覽孔廟,讓人對孔廟有更深一層認識。二十一日上午十時舉辦「書法美學—筆下揮千秋」,邀請南方講堂王美霞進行國學講解,明宗書法館總監陳明德書法揮毫及中正大學書法社書法體驗,下午三時由南女弓道社進行射禮示範等,希望帶領民眾,重新發現孔廟蘊藏於生活與文化中的新意,讓孔廟成為實踐「好日子」的生活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