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掉髮困擾 中藥+針灸重拾自信

 

中醫師陳昕宜表示,針灸育髮可刺激頭皮,幫助改善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與氣血供應。(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45歲婦人因掉髮困擾多年,影響外觀及髮量,到中醫門診求助,經過3-4個月中藥調理搭配針灸治療,不但髮量增加,外觀也有明顯改善,讓她重拾自信心。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昕宜表示,近年來因掉髮及頭皮問題求診的患者明顯增加,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熬夜過多,再加上飲食精緻化、環境汙染與荷爾蒙失衡,導致掉髮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

她說,中醫治療掉髮除了針對「頭皮」或「毛囊」,還強調從整體體質出發,辨證論治。常見的掉髮體質類型包括:1.肝腎不足型:腎主骨生髓,其華在髮,肝腎精血不足時,毛髮失養而容易乾枯脫落。2.氣血兩虛型:頭髮依賴氣血濡養,若氣血不足,頭皮循環不佳,就會出現髮量減少。3.脾胃失調型:飲食不節或脾胃運化不良,導致營養無法輸送至頭髮,造成毛髮脆弱。4.肝鬱氣滯型:長期壓力、情緒鬱結,氣機不暢,血行不暢,頭髮也容易掉落。

治療除了根據各證型使用中藥,也可搭配食療燉煮、茶飲等。除了中藥調理,針灸育髮也有效果,常用穴位如百會、四神聰、足三里、三陰交等,及局部刺激頭皮,可幫助改善頭皮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與氣血供應;搭配頭皮針或電針刺激,更能直接活化毛囊功能。

陳昕宜說,中醫強調「三分治、七分養」,平日養護同樣重要,建議:1.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睡眠能幫助肝腎精血恢復。2.均衡飲食:可適量攝取黑芝麻、核桃、黑木耳、黑豆、山藥等有助於養腎生髮的食材。3.適度運動:促進氣血循環,改善頭皮供血。4.放鬆心情:壓力過大會影響氣血運行與內分泌,可透過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舒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