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環境部、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成功大學化工系、成大碳中和新世代培育基地聯合主辦的「淨零科技戰略×產業永續高峰會」,二十六日在成大盛大當場,來自全台逾百間企業齊聚一堂,宣示節能減碳,達到二0五0年淨零排放的決心,並且討論如何面對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
全球碳關稅時代來臨,台灣產業進入存亡關鍵,歐盟自二0二六年起將課徵碳關稅(CBAM),投入逾一千億歐元扶植潔淨產業。環境部表示,台灣產業正面臨嚴峻挑戰,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為達到二0五0年淨零排放目標,宣布將「綠色低碳化學品與材料」納入供應鏈評分,象徵全球供應鏈規則正在全面翻轉,意味著若供應鏈廠商無法及早完成低碳轉型,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環境部長彭啟明致詞時強調,面對極端氣候變遷,產業源頭減碳、提高韌性才是關鍵。今年七月台南七股就因為極端氣候的暴雨造成的災害,導致不少損害,這次花蓮遭遇堰塞湖災情也是極端暴雨釀災,這也是大自然在提醒人類社會,要去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
彭啟明說,為健全我國因應氣候變遷能力,建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推動機制,像是最近推動的碳定價,就受到許多企業的迴響。他進一步說明,台灣的碳費制度今年正式上路,約有九成收費對象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爭取適用優惠費率,顯見碳費制度已趨動產業減碳力道,同時籲請各界攜手加速推動低碳技術與綠色供應鏈,希望能在二0三0年必須達成約百分之二十八至三十的減碳目標。
會議邀請鋼鐵、石化、化工、半導體等傳統與新興核心產業分享,三場論壇分別以「全球綠色競局下台灣產業之轉型契機」、「打造低碳材料與半導體產業之綠色競爭力」、「都市採礦與戰略貴重金屬的前瞻布局」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