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80歲黃姓阿嬤近來飽受失智症困擾,不僅常忘東忘西,甚至忘記用餐,容易因驚慌而情緒不穩,夜間睡眠也經常中斷。尋求中醫協助,經施以針灸治療搭配中藥調理,經一段時間,阿嬤情緒已較穩定,夜間睡眠改善,記憶力也明顯提升,生活品質獲明顯改善。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蔡昕儒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涵蓋記憶力、判斷力、定向力、抽象思考、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常伴隨情緒不穩、個性改變、攻擊性行為,甚至妄想或幻覺,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人際互動,與正常老化所導致的輕微記憶衰退有本質上的差異。中醫認為失智症成因與臟腑虛衰、陰陽氣血失衡有關。隨著衰老,腎氣逐漸衰退,腎陽虛則體內陽氣不足,導致脾胃運化失調、痰濕阻滯,使腦絡鬱滯、腦神經發炎受損;腎陰虛則津液不足,加上情緒因素易造成肝氣鬱結、氣血瘀滯,形成β澱粉樣蛋白沉積,損害腦神經。
她說,中醫頭皮針治療依據患者臨床表現,對應腦葉區域刺激百會、四神聰、印堂及神三針等穴位,以活化腦細胞、改善腦部循環,達到醒腦開竅、安神定志的效果。中藥的治療重點則在於滋補肝腎、化痰活血等,從根本延緩病情,以改善記憶力、言語功能、情緒及睡眠品質。
蔡昕儒提醒,失智症重在預防,而治療亦需醫病雙方耐心配合。除了積極控制慢性疾病外,也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如練太極或氣功,以促進血液循環和腦部代謝。此外,維持穩定良好的情緒,多參與社交活動與團體互動,也有助減少腦部發炎及神經細胞受損,並促進清除腦內β澱粉樣蛋白沉積,從而延緩失智症惡化的速度。面對患者健忘、混亂或情緒不穩,家屬應保持耐心,給予溫暖與支持,避免過度催促,為患者營造一個安心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