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首創校長拜師儀式 AI教育助攻初任校長專業傳承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 新北報導 校長也有「拜師禮」!新北市教育局與新北市中小學校長協會26日攜手舉辦「114學年度初任校長三級輔導座談暨校長領導實地輔導計畫」,19位初任校長於莊重的拜師儀式中啟航,在師傅校長與輔導校長的陪伴下,強化領導能量,建立專業支持網絡,讓教育經驗與使命能世代傳承,為校園注入新動能。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校長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推手,更是學生學習的守護者。新北市透過「專業增能、社群自主、支持陪伴」三大路徑,從候用校長培育到在職增能,完整建構三級支持機制。今年是新北市的「AI教育局元年」,率先發表全球第一本實用型行政工具書《行政減量AI手冊》,並啟動650個 AI Agent 人機協作,協助校長跳脫單純的行政管理角色,成為能善用科技推動課程與教學的領航者。 本次活動除邀集19位初任校長外,更有近百位師傅校長與輔導校長參與,安排專題講座、分組座談及實地輔導。胡銘浚校長以「承襲優良校務經驗,創造學校教育品質」為題分享經驗,並透過分組討論聚焦課程領導、教學實務及校本課程發展。每位初任校長未來將接受至少2場次的實地輔導,形成系統性的三級輔導脈絡,讓專業傳承真正落實在校園現場。 校長協會理事長張明賢表示,期望透過計劃能夠有效提升初任校長的專業能力,讓每位校長都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成長,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這也象徵著新北市在教育領域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新北以「數位品德、科技素養、健康整合」為三大核心策略,推動行政減量與治理升級,也培養學生「會用AI、善用AI、懂責任用AI」的核心能力, 同時透過跨域整合、公私協力,將數位品德教育深植校園,讓每位孩子自信迎向智慧時代。

Read More

新北消防奮戰6天不間斷 165件任務救援200多人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 新北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潰壩,導致光復鄉多處嚴重災情。新北市消防局今(28)日持續派遣特搜人員投入搜尋與災後清理行動。截至目前,新北市已累計動員188人次消防、義消、民間救難團體及醫護人員,並出動45輛消防車、12架空拍機、3艘橡皮艇與2隻搜救犬,與中央及各縣市搜救隊通力合作,持續尋找失蹤者,盼能讓家屬早日團圓。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昨(27)日,新北特搜進入佛祖街46巷3之1號執行開挖任務。該屋先前曾尋獲二具大體,研判仍可能有其他受困者。隊員徒手挖掘、肩扛器材,在濃烈屍臭與泥水中全身陷泥。午後水勢驟漲,泥水灌入屋內,特搜人員緊急撤上屋頂,完成全區勘查後才撤出。統計至今(28)日上午6時止,新北特搜已執行逾165件人命搜救任務,救援撤離超過200名民眾,展現堅強行動力與救援能量。除專案搜索外,特搜大隊亦支援水箱車,協助和平街32號、35號、37號及39號等受災住戶與道路清理,加速社區恢復基本生活環境。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消防馳援花蓮已超過百小時不間斷,跨局處也全面動員,民政局第一時間調派43名同仁及替代役協助物資收發、分類與搬運,環保局則出動27人與20輛機具,日以繼夜清除淤泥、家具與廢棄物,奮戰至深夜。 水箱車至和平街協助道路清理任務。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侯友宜強調,「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更是一場全台團結的戰役。」新北一定會持續陪伴花蓮,攜手共渡難關。為協助受災居民早日回歸正常生活,新北市政府推動「原住民返鄉重建補助計畫」。凡設籍新北市、在花蓮光復鄉有三親等內親屬居住的原住民族家庭,每戶可申請1萬元補助,鼓勵族人返鄉協助家園重建,並簡化流程以減輕申請負擔。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9/28095400/06.mp4 新北市消防局局長陳崇岳提到,特搜人員日以繼夜奮戰,兼顧搜救與清理工作,「每一滴汗水,都是為了讓災民能早日重建家園、回歸生活正軌。」這次行動充分展現「救災不分你我、團結一心」的精神,凝聚全台最堅強的防線。

Read More

〈中華學園〉第一次吃部隊鍋

台南市東區勝利國小三年級 ◎蘇筠宸 這次全中運的假期,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去韓國吃部隊鍋。 鍋子裡的年糕像一條條小糖果,吃起來像QQ的小軟糖。韓國泡麵就像彎來彎去的線,看起來很好玩。起司帶著甜甜的香味,像跳進鍋子裡一樣,好香好香!香腸切成一片片,看起來像小熱狗,吃起來卻有自己特別的味道。 鍋子裡的湯底「啵啵啵」地冒著泡泡,好像在玩吹泡泡一樣。雖然湯看起來紅通通的,但只有一點點辣。我和三歲的妹妹都吃得很開心,肚子也好飽。雖然那天外面在下雨,但吃了熱騰騰的部隊鍋,全身暖呼呼的,心情也變得好快樂! 這次吃部隊鍋的經驗好特別,希望下次還能再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吃好吃的韓國料理!

Read More

〈中華學園〉晴天

台南市億載國小六年八班 ◎鄭晴天 晴天 溫潤的陽光閃耀了大地 晴天 強烈的光箭射穿了汪洋 晴天 橙黃的餘暉染紅了高山 晨曦時喚醒了生機 晌午時榨乾了水分 薄暮前鼓舞了生命 蒸發雨水展露曙光 粉碎陰影照耀光明 保護萬物折射希望 那光 滋養地球 那光 驅趕寒冷 那光 維持生命 那光 溫暖內心

Read More

食藥署預告修正 舉發違規健康食品 獎金最高100萬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習慣吃健康食品來保養,現行只有認明小綠人標章才是經政府審核認證。為鼓勵更多吹哨者站出來舉發違規產品,食藥署指出,近日預告調升舉發可獲獎金比率,未來最高可領新台幣100萬元。修正案預告至11月17日。 「小綠人」標章代表產品具備人體或動物試驗等科學證據,且不得聲稱能治療疾病。若業者未經核准卻誇大標示或廣告,就可能觸法;根據食藥署統計,去年全台有2件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案件為民眾檢舉。 為鼓勵更多吹哨行動、擴大食安防線,食藥署預告修正「舉發或緝獲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案件獎勵辦法」第4條草案,檢舉獎金比例大幅調升,預告期60天。 食藥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副組長潘香櫻27日說明,修正是因應「公益揭弊者保護法」第18條規定,獎金不得低於違規者所受罰鍰或沒收財物的10%,同時參考「食品安全衛生檢舉案件處理及獎勵辦法」制度,研擬調升。 潘香櫻指出,以往不分一般民眾或內部員工,檢舉獎金一律為裁處額度的5%;修正後,一般檢舉人可領罰鍰實收金額至少20%,若是現任或曾任員工,更拉高到至少50%。 以廣告違規為例說明,業者可處40萬至200萬元罰鍰,過去檢舉人頂多拿到2萬至10萬元,未來則可領取8萬至40萬元,若是內部員工舉發,更可能拿到20萬至100萬元。 潘香櫻強調,政府持續進行監測與稽查,呼籲民眾發現可疑情況,不論涉及衛生安全、標示或廣告誇大,均可向縣市衛生局檢舉,或撥打「1919全國食安專線」、透過食藥署「為民服務信箱」反映,共同守護食品安全。

Read More

花蓮災區視訊診療 無人機3分鐘送藥

  衛福部、花蓮縣衛生局、極現科技公司與慈濟醫院,共同完成「視訊醫療結合無人機送藥」的創舉。(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導致多處交通中斷,花蓮慈濟醫院27日表示,有2名受災民眾在太巴塱國小安置時疾病發作,病患在接受視訊診療連線後,將所需藥物安置於無人機,從光復糖廠起飛短短3分鐘就精準送達病患手中,共同完成首例台灣災害現場「視訊醫療結合無人機送藥」的創舉。 花蓮慈院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表示,太巴塱部落對外交通受限,但部落收容所的民眾有醫療需求的訊息,於是在衛福部團隊的召集下,結合花蓮慈院醫療隊、花蓮縣衛生局與極現科技,啟動了首次視訊醫療結合無人機送藥的任務。 張菁育指出,此次任務從視訊醫療開始,由駐診在光復糖廠醫療站的花蓮慈院感染科主任黃妙慧醫師負責,成功診治一位72歲接受過脊椎及右手骨折手術的女士及一位41歲痛風急性期發作的男士,解決他們這幾天疼痛、失眠與身心壓力的問題。 張菁育表示,花蓮縣衛福部無人機團隊,在任務執行前,先獲得地方指揮官與民航局核准,配合多項技術限制,將醫療隊開立鄉親急需的藥物,裝進無人機搭載的運送箱,僅用時約3分鐘,就突破交通中斷的限制,精準將藥物送達太巴塱國小,成功將藥物交到鄉親手中,完成台灣醫療史上的創舉。 花蓮慈院副院長陳星助表示,無人機計畫在秀林鄉、玉里鎮及豐濱鄉三地陸續完成試飛,這次面對天災帶來的影響,無人機團隊直接進駐花蓮,順利完成視訊醫療結合無人機送藥的超級任務。 陳星助表示,證嚴上人曾經對團隊說過一句話,「有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走進去。」現在就算走不進去,花蓮慈濟醫院還可以飛進去。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賞析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的美味回憶

台北市天母國中七年十四班 ◎王楷硯 熱氣夾帶香味撲鼻而來,雪白軟嫩的魚肉片,鮮綠清香的蔥花,總是令我垂涎三尺。吞下一口鱸魚粥,這樣暖心又美味的記憶,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頭……。 依稀記得,那是個寒風刺骨的早晨,我打著哆嗦,趕緊披上外套,走出房門,媽媽早已準備了我最愛的早餐--鱸魚粥。一邊吞下魚粥,也嚥下了愛!用餐完畢後,媽媽告訴了我今天需要執行的「秘密任務」--到外公的廣東粥店裡幫忙一天。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的手出門。到了店裡,人潮洶湧的景象映入眼簾,原來今天是廣東粥店的「結業式」,許多老顧客感謝外公外婆多年來的付出,還贈送許多手製卡片。 此時,外公交給我一份菜單、一碗鱸魚粥,囑咐我交給客人。當下我慌了神,這是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扯開嗓子,我以顫抖的聲音喊道:「三百零二號!」一名婦女舉手示意,我將鱸魚粥遞放在她的面前,並請她品嘗。她微笑對我說聲:「謝謝妳,小朋友。」這句感謝如同一道暖流,使我原本緊張的心放鬆不少,讓我更有信心,可以服務更多客人。 「哇!真是美味!」客人的讚美及微笑像是鼓勵著我們。看到碗底朝天,滿足的表情。我深刻地體會,一碗美味的鱸魚粥是外公對新鮮食材的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因此贏得好口碑!「鱸魚粥」不僅能滿足飽餐一頓,拉近彼此的距離,更是充滿濃濃的人情味!

Read More

〈彩繪人生〉陸昕慈 劇本創作不設限

作家陸昕慈專攻劇本,文本涵蓋多元,二度入選台南作家作品集,此次出版《拾萃》一書。 (記者林雪娟攝) 文學種類多元,作家陸昕慈專注在劇本創作,且不設限,涵蓋舞台劇、文化行腳、布袋戲甚至八點檔等,她以《拾萃》作品,入選台南作家作品集,且是二度入選,將台南歷史文化以劇本形式,在舞台上展現。 陸昕慈說,劇本的閱讀方式與一般文學作品不同。劇本是藉由文字敘述去建構、組織一齣活的戲劇,因此有許多文字描述,需要搭配讀者、導演的想像力,才能躍然紙上。劇本的書寫方式也因應時代改變,從傳統純對白話劇,跨越到多媒體時代,如何讓舞台、人物、影像、音樂、舞蹈、傳統藝術等多元媒材,在劇本上做出融合、兼顧演出時的效果,成為現代編劇的課題,也影響不同的創作書寫形式。 《拾萃》這本劇本集,集合多元的舞台劇,收錄2019台江文化中心開館大戲、2022歸仁文化中心開館大戲、2023台江兩百年紀念戶外大戲,共3齣戲的原著戲本,加上3齣與台南歷史文化相關的原創布袋戲劇本,都獲得文化局、國藝會等委託或獎補助;陸昕慈說,希望以悠遠歷史結合當代視角,重新回顧四百年來的台灣。 《海江勇——咱的日子》描述曾為滄海的台江,化作桑田,大風大雨湧出台江人堅毅的生命力,將台江劇場成為記憶博物館。《竹夢歸人》則將戲劇結合傳統音樂,將歷史影像投影,再加入藝陣、布袋戲、現代舞、微電影等元素,融入民管音樂,強調新豐區人文歷史、產業等,強調觀眾不是過客,而是「歸人」,共編未來夢。 《台江向望》以海洋、土地、香火、未來為主旨,舞蹈結合燈光、影像、音樂呈現,將台江數百年人文、特色,華麗匯演。《府城傳奇——靖海狼煙》描述鄭成功、施琅間恩怨情仇,將布袋戲融合環境劇場概念,以古蹟大南門為背景舞台。《府城傳奇——戰火波瀾》描述鄭成功部將陳澤故事,選擇其府邸「陳德聚堂」演出,讓人感受故事的前世今生。《台江風雲——戲說海尾宋江陣》,透過劇本寫出「海尾開拓史」,以布袋戲演譯台江變化及宋江陣保家衛民點滴。 陸昕慈說,劇本書寫地點和她有巧妙因緣,出身南關線,嫁至台江,就讀北藝大戲劇系時,獨鍾劇本創作,編創作品跨越舞台劇、電視劇、偶像劇、電影、布袋戲、紀錄片、微電影等,曾出版劇本集、親子文學、旅行文學、歷史研究、生活隨筆、插畫圖文等,種類多元。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中華學園〉那些溫暖還在

台南一中一年三班 ◎陳俞叡 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我在抽屜翻找舊物時,一張泛黃的照片從紙堆滑落。我撿起並拂去上頭的灰塵,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站在海邊的男孩。夕陽的餘暉將他的影子拉長,微風吹起他的髮絲,他低著頭,像是在思索著什麼。大海無邊無際,浪潮一波接著一波,拍打著金黃色的沙灘。照片背後寫著:「二零一五年夏,與爸爸的海邊旅行。」 那年夏天,父親帶著我搭火車來到一座沿海小鎮,說要讓我看看真正的大海。潮水輕拍著沙灘,我赤腳踩在濕潤的細沙上,感受著大地的溫度。當時我不明白旅行的意義,只覺得海風的鹹味很新奇,浪花在陽光下閃爍很美麗。父親站在我身旁,望著海平線,輕輕的說:「海很大,人生也是。」那時的我沒多想,只覺得這句話好像有點重要,卻又不知道從何理解。 如今,望著這張舊照片,過去的回憶與現在交錯。那片海是否依舊?那個站在海邊的男孩是否已經理解父親的話語?轉眼間,我已然成長成一個成熟的高中生,世界也變得比童年更廣闊,更複雜。我開始明白,人生確實像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湧,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只能如潮水般不斷向前,永不停止。 我把照片夾進相簿,窗外的夕陽正緩緩落下,天邊的色彩像極了照片中的黃昏。或許,時間沒有帶走一切,只是讓某些回憶沉澱,靜靜等待某天再被翻起,而那些溫暖,依舊還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