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變僵硬 僵直性脊椎炎機率高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熱愛運動的38歲蔡姓男子起床時感到腰痠背痛,短期吃消炎止痛藥、透過推拿或按摩舒緩痠痛,最近早晨半夜僵硬感發作越來越頻繁,經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吳建陞表示,一般民眾無法區分僵直性脊椎炎的背痛與一般的背痛,如果延誤早期治療時機,恐導致脊椎反覆發炎,最終可能出現脊椎變形、無法站直等情況。

吳建陞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疾病,常見於20至40歲的年輕男性,早期症狀容易與一般腰痠背痛混淆,容易被忽視。

吳建陞表示,僵直性脊椎炎並非單純「腰痛」,而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早期典型表現包括下背痛、腰背於晨間或半夜時有僵硬感,若持續3個月以上、活動後改善、靜止時惡化,應高度懷疑為發炎性背痛,建議盡早至免疫風濕專科評估。

他說,部分患者會伴隨虹彩炎、周邊寡關節腫脹、腳跟肌腱疼痛等症狀,這些也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相關臨床表現;治療初期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控制症狀,病情加劇時則可使用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

亞東復健科醫師黃昭竣呼籲患者透過規律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了解正確運動姿勢並持之以恆,不需高強度運動也有效果;建議運動類型如瑜伽、伸展操、游泳、快走或慢跑,皆有助於減緩症狀與延緩退化。另日常應重視正確姿勢與睡眠品質,避免久坐翹腳或盤腿,有助於減少脊椎壓力、穩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