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聯醫 導管治療雙突破

 

新北聯醫心臟血管內科醫療團隊近期完成首例「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手術」新技術。
(新北聯醫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聯醫引進最新醫療技術,近期成功完成兩項突破性導管治療—「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RDN)」與「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植入」首例手術,不僅為長期受頑固性高血壓所苦的病人帶來新的治療契機,更為心律不整病人提供安全且高效率的治療方案。

新北聯醫指出,高血壓長期名列國人10大死因,國健署亦統計,高血壓控制達標率不足5成,其中約1成屬於「頑固性高血壓」,即使服用3種以上降壓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新北聯醫月前完成首例「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手術過程中透過導管將能量釋放至腎動脈壁,阻斷交感神經纖維,以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新北聯醫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立威表示,該名患者合併冠狀動脈疾病、慢性腎病變、痛風與高血脂,長期多重用藥仍血壓偏高,且腎功能逐漸惡化;他接受「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手術後1個月,血壓已顯著改善並減少藥物使用。

陳立威表示,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與心導管手術相似,手術時間約1小時,隔天即可出院,術後恢復快、併發症低,對於藥物耐受性差或因副作用而難以控制的患者,提供全新治療選項。

心臟血管內科「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圖示。 (新北聯醫/高血壓導管治療衛教網)

院長項正川表示,在心律不整治療上,新北聯醫日前也完成首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置入術,微創療法突破傳統限制,該裝置僅膠囊大小,經鼠蹊部血管送入心室即可固定,不需外科切口,恢復快速,隔日即可出院。

陳立威指出,這名首例病患因長期洗腎導致血管條件不佳,又因高度房室阻斷導致心跳過慢,傳統節律器無法適用,經以「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新技術導入後,其心律問題立即獲得改善,恢復正常活動品質。不過目前此技術多為自費治療,但若病人血管條件不符傳統節律器,經醫療團隊評估亦可申請健保審查給付,讓更多病人能夠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