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提醒鏟子超人 避免熱傷害

中醫大新竹附醫急診科醫師洪昌宏表示,鏟子超人應注意避免熱傷害等事項。(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醫大新竹附醫護理師王儀臻、外科專科護理師林享築、醫美中心美容師李佳柔利用教師節連假,自發性前往花蓮擔任志工鏟子超人,協助災民清理家園,她們都說,「最美的風景真的是人」,希望災民早日重建家園。

急診科主治醫師、也是新竹市特種搜救隊醫療組醫師洪昌宏,提醒鏟子超人,由於現場氣候炎熱、潮溼,作業中需注意補充水分及休息。建議每工作1小時應休息30分鐘,每20分鐘至少喝1杯水(240ml),避免熱傷害。而中暑初期可能會有頭暈、噁心嘔吐、步態不穩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昏迷。有疑似症狀時應立即停止作業、移至陰涼處降溫、喝水,若無法改善,應就醫治療。

洪昌宏同時提醒,災害現場有大量積水和淤泥,已經有許多被泥水中尖銳物割傷的案例,請務必穿著防水的厚底鞋,勿赤腳踩入水中。若不幸受傷請立即用乾淨的水清潔傷口及包紮,若五年內沒有施打破傷風疫苗應儘速至醫療院所施打。

傷口感染常發生在受傷後3-7天,注意受傷後傷口是否有異常紅、腫、熱、痛等情形;飲食注意清潔並監測腸胃道症狀,勿食用來路不明或是放置過久且未適當保存的補給品;有嚴重症狀者如嘔吐、高燒建議立即送醫;團隊內部請多洗手,作業後及如廁後務必消毒雙手杜絕糞口傳染;水災後易發生水源性傳染病(如鉤端螺旋體、登革熱),執勤地點與過夜地點請適當消毒。

另外,建議多帶一些防蚊液;近期亦是流感高峰期,可以的話建議配戴口罩避免群聚感染。若有不明原因發燒應給予隔離並就醫檢查;目前現場仍有溢流或潰堤風險,如果有發現任何異常人流、車流、豪雨、水位上升或是巨大異響,請務必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