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大阿里山風景區將延續之前的教師節三天連假,迎來秋節連假旅遊高峰,當時觀光人潮絡繹於途,湧入逾萬名避暑遊客,享受森林的快樂時光,中途的奮起湖遊客更是摩肩接踵,被笑說「湖水都快滿出來了」。
提到阿里山,腦海裡總是脫離不了阿里山五奇;日出、雲海、鐵路、森林、晚霞;但今年有了兩處大阿里山旅遊亮點。
嘉義縣「阿里山百合花季」四日起在阿里山樂野村百合花園登場,為期近一個月,今年引進多達四十種來自荷蘭的新品種百合花,其中與荷蘭種苗商合作的夢幻重瓣、耐候性更佳的百合品種,首次在阿里山盛放。
阿里山百合花季催生者是嘉義縣阿里山百合生產合作社理事蕭燕月,她曾遠赴百合之國荷蘭參觀當地花節汲取經驗,返國後成立「朵映文創工作室」,團隊以阿里山百合為根本,結合設計、活動策劃與品牌行銷,期望將百合花卉產業轉型,讓更多人親近百合之美。
另一亮點,嘉義縣環保局、達和鹿草環保公司與嘉義大學植物研究團隊,二0二一年起聯手在焚化廠復育及保種台灣特有種植物阿里山油菊,是全台唯一以焚化廠復育植物的場域,目前復育成功!阿里山油菊於一九一四年十二月由法籍植物學家佛里神父於阿里山採集,一九一六年由日籍植物分類學者早田文藏博士發表為新品種;嘉大與達和鹿草環保公司簽訂產官學合作,在焚化廠閒置土地育種復育,四年有成,團隊表示,可用阿里山油菊製成茶包、手工皂、洗手乳及保養品,日前獲衛福部核准可供乾燥後沖泡茶飲使用,未來將能合法製成飲料販售,有望打造成以「阿里山」為名的嘉義特色茶飲。嘉大張坤城教授表示,阿里山油菊成分與杭菊相似,但更香、更甘甜,製成多項產品,希望逐漸推廣成為地方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