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瑞惠、陳建興∕綜合報導
農糧署七日表示,高麗菜種植量已連續四旬達警戒值,呼籲農友分批減種或轉作,分散種植風險,確保合理收益。
農糧署表示,0七二八豪雨後氣候平順,高冷地及平地產區農友持續整地種植蔬菜。依據「大宗蔬菜播種量及供苗預警系統」統計資料,自八月下旬以來,高麗菜種植量已連續四旬達警戒值;為避免產期重疊,籲請農友調整生產規劃、分批減種或轉作,以分散種植風險,確保合理收益。
農糧署表示,高麗菜是重要大宗蔬菜,每年四至十月主要由宜蘭、南投、台中等高冷地生產供應,十一月至翌年三月則以雲林、彰化、嘉義及台南等平地為主。惟近年因秋季氣候溫暖,高冷地甘藍產期延長,常在十一月與平地產區採收期重疊,致產銷失衡風險升高。
農糧署指出,高麗菜每公頃約種植三萬株,當種植量在五百四十萬到六百萬株為達警戒值,六百萬株以上為超種。
農糧署發布九月下旬供苗量資訊,高麗菜已連續四旬亮紅燈,都超過五百八十萬株;以九月下旬為例,高麗菜育苗場出售量為五百八十七萬一千八百株,比近三年同期平均出苗量多了百分之九,顯示種植情形集中且數量偏高。籲請農友適度調整,規劃種植計畫降低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