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打造「以人為本」的幸福城市及優質通學環境,臺南市政府積極動員,以跨局處合作模式,從現地勘查、提案溝通到計畫執行,持續推動改善校園周邊通學步道專案,致力落實「行人優先」理念,守護學童安全上學路。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將學校通學安全列為交通建設優先項目,自一0八年迄今已獲中央核定經費一百零二校,總計逾十三億元進行校園周邊通學步道施作與改善,未來將持續檢視各校周邊人行步道與動線規劃合宜性,全面提升通學環境品質。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今年七月甫獲內政部國土署核定補助南市十四校通學步道工程,補助金額達兩億七千六百四十二萬元,各校積極正視親師生安全議題,並設計兼顧美感及實際使用需求的通學步道。
教育局自一一三年起通盤檢視學校通學環境,除積極爭取經費設置通學步道外,亦鼓勵各校因地制宜規劃上放學動線,如規劃汽機車入校接送(得來速車道)有五十四校、設計避車彎供接送車輛安全臨停有四十二校、特定時段封路供行人專用有七校、標線型人行道劃設有十二校等;鼓勵腳踏車考照的實施校數也有一百二十四校。
目前多所學校通學步道改善工程陸續完工,透過寬敞平整的通行空間、規劃合宜的候車空間、接送區增設避車彎、人車分流設計等改善巧思,讓通學環境更加安全有秩序。
以安定區南安國小通學步道為例,第一階段以改善校園周邊步道為主,第二階段延伸至社區學童通學路徑,讓學童通行安心、家長接送放心、民眾散步舒心,獲一致好評。刻正進行中的尚有新化國小、新化國中及新化高中,也將共構規劃得來速接送動線,未來將以全新面貌提供更優質通學環境。
另為扎根交通安全意識與正確觀念,教育局也多元推展交通安全教育,包含補助學校今年辦理了十六場交通安全教育教師增能研習、四十一場自行車體驗營,三十六校申請辦理大型車內輪差視野死角體驗計畫,以及與交通局合作開辦交安戲劇巡迴演出、學童專屬交安營隊等。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