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左鎮的大地對話開展了

用白堊土捏塑出淺山動植物,一起打造藝術左鎮。(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一場「堊藝生長——與左鎮大地的對話」十日在台南市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揭幕,現場延續野燒精神,以野燒營方式燒出了許多淺山動物的仿真樣態,未來將把作品直接裝置在後坑古道上。協會理事長茅明旭表示,此次結合社區林業計畫,將藝術帶進古道,打造一條富有在地生態文化的藝術古道。

十日的「堊藝生長」是一場左鎮菜寮溪流域文化調查與藝術轉譯計畫的成果展,一一二年協會與南臺科技大學、左鎮教會合作,開發電子火炬,一一三年延伸植物文化製作教具箱,更協力南臺辦理首次的野燒營,今年社造計畫延續野燒精神,並結合社區林業計畫,透過老師陳瑋軒帶領白堊土藝術創作工作坊,一同捏塑左鎮動物、植物,透過擬人或仿真的樣態呈現左鎮特殊的多元生態、文化。

十日展場就展出野燒營的動植物仿真樣態,茅明旭表示,菜寮溪乘載著左鎮人的所有,除了有關於化石之外,還有更多是與生活的連結,就像左鎮在地人說的,幾乎吃喝拉撒都可以在菜寮溪解決,所以協會在教育部USR計畫支持下邀集南臺科技大學、左鎮藝術家陳瑋軒,透過工作坊、藝術創作及成果展覽,連結後坑古道及菜寮溪文化散播文化分享的種子。

十日的展出的作品是以不易耕作、堅硬、沒什麼作用的白堊土,並以野燒藝術創作,號召左鎮居民及青年、遊客、南臺師生一同用土來創作,展出之後,部分作品將移至後坑古道進行展示。現場還邀請南臺科技大學,獲得德國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大獎的畢業專題製作「月山」一同展示,同時也將以白堊土野燒製作盆栽,搭配種子紙實踐復育行動,強調共創、共造、共養的永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