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為
在近十年的膝關節研究中,有一條「被重新發現」的韌帶逐漸受到矚目,那就是「膝關節前外側韌帶」。雖然早在十九世紀就有學者在解剖學上描述過它的存在,但直到近年來影像學以及手術技巧的技術進步後,膝關節前外側韌帶在膝關節穩定性中的重要角色才再次被醫界重視。
膝關節前外側韌帶位於膝關節外側,連接大腿骨外髁與脛骨外側前方。主要功能是限制膝蓋在旋轉時的「過度內旋」動作。當膝蓋受到扭轉或變向力量時,前十字韌帶主要防止脛骨向前滑動以及限制部分的膝蓋旋轉,而前外側韌帶則輔助限制膝蓋旋轉,與前十字韌帶協同工作維持膝關節的穩定。
根據研究顯示,約20-30%的前十字韌帶斷裂患者,會同時合併前外側韌帶損傷。雖然前外側韌帶在限制膝蓋旋轉上是輔助角色,但臨床上仍可以見到,一部分前外側韌帶損傷未處理的患者在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膝關節仍有輕微不穩、轉身時出現「滑動」的感覺。
隨著對前外側韌帶研究增加後,針對從事膝蓋旋轉力量較大的專業球類選手或是前十字韌帶再次斷裂者的高風險族群,部分醫師會考慮在進行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的同時,合併進行前外側韌帶的重建,以增加膝關節抵抗旋轉力量的穩定度。一般而言,同時進行前外側韌帶重建手術並不會造成後續復健進度的延遲。術後的恢復以及復健訓練流程仍依循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的步驟,按部就班的恢復膝關節活動度、股四頭肌與腿後肌肌力訓練,以及後續的核心與平衡練習。
前十字韌帶與前外側韌帶就像膝蓋的「主動」與「被動」防線,共同負責守護膝關節的穩定。如果受傷後發現有膝蓋轉身不穩、常有「滑掉」的感覺,應盡早接受專業檢查找出原因,也可以與醫師一同討論,依照病患的狀況與需求,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及早恢復膝關節的健康。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