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4日公布邊境檢驗違規名單,10家國內麵粉業者共同報關進口的1228公噸美國生產的春麥,被驗出赭麴毒素A超標,食藥署已要求業者將這一批春麥退運或銷毀。另外,自日本進口的紙容器,以及自中國大陸進口的砧板組的溶出試驗都不符規定。
食藥署表示,由宏興麵粉廠等10家麥粉業者聯合報驗進口的美國春麥,由散裝貨輪裝運運抵台灣,船上共4個船艙裝載之春麥,經抽驗後,發現其中1個船艙的春麥檢出赭麴毒素A每公斤7微克,超過每公斤5微克標準,這一船共1228噸的春麥,已要求業者全數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表示,因為無法判斷到底是誰進口的產品不合格,因此依規定全數退運或銷毀,這10家業者都是首次違規,未來進口相關貨品,則由一般抽批查驗調整為加強抽批查驗,但是美國進口春麥在邊境仍維持一般抽批查驗。
食藥署指出,赭麴毒素是一種由黴菌所產生的二級代謝產物,赭麴毒素分為A、B、C三種,其中以赭麴毒素A毒性最強,豬、牛吃了污染的飼料,其內臟、牛乳,甚至肌肉中都會有赭麴毒素的存在,若大量攝入喝赭麴毒素,則可能造成腎、肝等病變。
另外,友盟企業自日本進口的裝盛食物的紙模,經品以4%醋酸進行溶出試驗,結果蒸發殘渣值為122ppm,超過食安管理法規定的30ppm,而要求業者銷毀或退運。
金德莊股份有限公司自中國大陸進口的「德國Othello」砧板3入組,經溶出試驗3件蒸發殘渣值分別為46ppm、52ppm、51ppm,也都超過食安管理法規定的30ppm標準,這一批共重37公噸825公斤的貨品,也要求業者依規定退運或銷毀,進口業者在邊境由一般抽批查驗調整為加強抽批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