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在公園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主人帶著他家的寶貝在散步,這是很普遍的現線。新陳代謝內科醫師蔡明劼透過社群網頁說,很多人以為遛狗只是放風,其實這是他每天最穩定、最愉快的健康促進活動。
蔡明劼說,遛狗的好處有:1.走路,最簡單的救命運動,就以他本身而言,包含每天帶狗散步,盡量讓走路的步數超過五千步,假日則幾乎都破萬步。因為多篇醫學研究證實「多走路、活更久」。《JAMA Network Open》2021年的一項大型研究,追蹤2,000人超過10年,結果發現每天走超過7,000步者,死亡風險比走少於7,000步的人低5成以上。所以,就算沒有健身房會員,天天遛狗也能讓身體默默變健康。
2.曬太陽,是補維生素D的好時機,台灣人普遍維生素D不足(研究估計約7成民眾缺乏),而維生素D不只對骨骼有幫助,還能穩定免疫系統、降低慢性病風險。
蔡明劼說,每天早上出門遛狗曬曬太陽,就是自己補「天然維他命D」的固定行程。
3.積少成多的能量消耗,走路雖然不是高強度運動,但能長時間穩定燃脂。一般人散步一小時約可消耗200大卡,每天這樣累積,一個月就能多消耗6000大卡,幾乎等於燃燒一公斤脂肪!
更棒的是,餐後散步還能幫助血糖更平穩,據《Diabetologia》研究,餐後走路10~15分鐘可明顯降低餐後血糖的波動,所以蔡明劼常說,遛狗是他的健康好夥伴。每天帶牠出門,不只是牠快樂,自己也變得更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