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跑女 注意3管齊下

醫師安欣瑜呼籲,女性跑者應注意「荷爾蒙平衡、營養補給、肌肉維護」三管齊下。(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各項長跑場跑道上發現女性跑者越來越多,然而正值更年期前後的女性跑者,面臨肌肉量流失、骨密度下降與荷爾蒙劇烈變化等挑戰情況下。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提醒,女性跑者應注意「荷爾蒙平衡、營養補給、肌肉維護」三管齊下。

安欣瑜提醒,女性跑者最常見的錯誤是「吃太少、練太多」,導致身體無法修復。她說,肌肉合成與分解像拔河,年紀愈大蛋白質攝取不足,分解就占上風。有運動習慣者每日蛋白質應達體重每公斤1.2至2.0公克,平均分配於每餐,每3至4小時補充一次。運動後兩小時內是「肌肉修復黃金期」,應補充含白胺酸的高品質蛋白,如乳清蛋白或豆製品。

她也建議可搭配白胺酸代謝物HMB,幫助減少肌肉損傷、促進修復,研究顯示對中年族群特別有效。此外,中年女性備賽時應兼顧訓練與休息,避免硬撐,且能量需補給充足,尤其比賽前三天增加碳水化合物儲備。若出現睡眠不穩、情緒波動或疲勞感等更年期徵兆,也應主動尋求專業協助。

雌激素在維持肌肉與骨骼健康中扮演關鍵角色,能促進肌肉幹細胞修復與再生。開業婦產科醫師黃瑛悌指出,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肌肉受體減少,即使訓練量不變,也會覺得力量下滑、恢復變慢,這並非意志力不足,而是生理自然變化。

她建議,中年女性應補充鈣質、維生素D與優質蛋白質,採地中海飲食,攝取足夠Omega-3脂肪酸,穩定荷爾蒙與心血管功能。若出現明顯更年期症狀或骨質流失風險,可與醫師討論新型複方荷爾蒙療法,在專業監測下安全使用,穩定訓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