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熬夜追劇 診間爆流感潮

 

深秋之後,診間又出現一波咳嗽潮,一驗竟是流感陽性。(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連假剛結束,診間又出現一波「咳嗽潮」。不少人以為只是天氣轉涼的小感冒,沒想到3天後高燒、全身痠痛、喉嚨像刀割,一驗竟是流感陽性。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社群平台貼文表示,為什麼深秋流感特別兇?

一、氣溫驟降+人潮移動,病毒趁機擴散。白天暖、晚上冷,呼吸道黏膜像被風吹乾的濕布,防禦力下降;再加上連假旅遊、返鄉人潮流動,病毒也「環島旅行」。北半球流感高峰多在10月至翌年4月,秋末初冬正是前哨期。

二、去年打的疫苗,今年可能擋不住。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025-2026年流感疫苗中,H3N2病毒株已明顯變異,預測今年將為主流病毒株。研究顯示,施打疫苗可顯著降低住院與重症風險,對心肺及腎臟併發症亦具保護力。

三、連假後免疫破口:睡眠負債+熬夜追劇,吃消夜、作息混亂,會讓免疫系統疲乏。研究指出,睡眠不足者罹患流感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連假結束後應及時補眠、恢復規律作息,讓白血球重新「上工」。

四、別把流感當成感冒。若出現高燒超過38°C、肌肉痠痛、喉嚨劇痛、極度疲倦或呼吸喘情形,應盡快就醫。早期服用抗病毒藥(如oseltamivir),能在48小時內縮短病程、降低重症風險。

五、5件事天天做,病毒不敢靠近:1.睡滿7小時,讓免疫力恢復。2.出門戴口罩、勤洗手。3.多喝溫水潤喉,保持呼吸道濕潤。4.少炸物、多蔬果與蛋白質,營養助防禦。5.孕婦、長者與慢性病患應盡早接種疫苗。

黃軒提醒,深秋的病毒最會「裝乖」,等你放鬆時才出手。別讓一場連假後的小咳嗽,拖成整個秋冬的疲倦。打一針、睡好覺、多喝水,讓免疫力在秋冬交界穩穩站好,也為家人築起健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