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秋日歸思:天涼好個秋

■周俊傑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當西風拂過大地,當落葉鋪滿小徑,歲月的車輪緩緩輾過季節的長街,秋意漸濃,天涼好個秋。

那是一個深秋的午後,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古老的庭院裡。庭院中,一棵老槐樹的葉子已經泛黃,微風拂過,樹葉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緩緩飄落。庭院的角落裡,一位老者正坐在籐椅上,手中拿著一本泛黃的書卷,微微眯著眼,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

老者名叫李逸,是一位飽讀詩書的文人。他一生飄泊,歷經滄桑,如今已年過花甲,終於回到了故鄉。庭院是他祖上留下的,雖然有些破舊,但每一磚一瓦都承載著他的童年記憶。此刻,他手中翻閱的是一本《陶淵明集》,書中的詩句讓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詩句如同秋日的暖陽,溫暖著李逸的心。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也曾有過一段隱居的日子,那時他在山林中築廬而居,每日與清風明月為伴,與花草樹木為友。他種菊、釀酒、吟詩、作畫,生活雖簡樸,卻也自在。然而,命運的波折讓他不得不離開那片世外桃源,投身於塵世的紛爭之中。

李逸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年輕時,他曾因一場考試的失敗而心灰意冷,於是選擇隱居。他度過了幾年寧靜而充實的時光,然而,命運並未讓他長久地享受這份寧靜。他的父親病重,他不得不離開,回到家中照顧父親。父親去世後,他又因一場官場的爭鬥而被迫流亡他鄉,這一去便是數十年。

如今,李逸終於回到了故土,回到了這個曾經讓他魂牽夢縈的庭院。他看著那些飄落的黃葉,心中不禁感慨萬千。秋日的庭院,有一種別樣的寧靜與淒涼。老槐樹的葉子落了一地,彷彿是歲月的痕跡,記錄著時光的流逝。李逸起身,緩緩走到庭院中央,俯身拾起一片落葉,輕輕摩挲著它的紋理。落葉雖已乾枯,卻依然保持著生命的姿態,它在秋風中飄落,卻也完成了生命的輪迴。

「落葉歸根,這便是生命的宿命吧。」李逸輕聲說道。他抬起頭,望著那棵老槐樹,樹幹蒼勁有力,枝葉雖已稀疏,卻依然挺立在庭院中央。這棵樹見證了他童年的歡笑,青年的迷茫,中年的奔波,如今又陪伴他度過這寧靜的晚年。它就像一位老友,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守護著他的回憶。

李逸放下手中的落葉,轉身走進屋內。屋內陳設簡樸,牆上掛著一幅他年輕時的山水畫,畫中的山巒雲霧繚繞,溪流潺潺,彷彿是他在山林中隱居的日子。他走到書桌前,鋪開一張宣紙,拿起毛筆,蘸上墨汁,開始書寫。筆尖在紙上舞動,一行行詩句躍然紙上:

秋風起兮葉飄零,故園歸來情更濃。老槐樹下思往昔,歲月如歌夢未空。

寫罷,他放下筆,凝視著這幅字,心中湧起一股淡淡的滿足感。他用筆墨記錄下自己的心境,也用這種方式與過去的自己對話。秋日的寧靜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去回顧那些曾經走過的路。

庭院外,秋風繼續吹拂,落葉繼續飄落。遠處的田野裡,稻穀已經成熟,金黃的稻穗在風中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農人們在田間忙碌著,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啊,李逸心中不禁感歎。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是一個思考的季節。它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去體會歲月的沉澱。

「天涼好個秋」,這句詩在李逸心中迴響。秋日的涼,是一種生命的沉澱,是一種心靈的淨化。它讓人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寧靜的淨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內心的安寧。李逸坐在庭院中,看著夕陽漸漸西沉,天邊的晚霞如火般絢爛。他知道,這個秋天,他會在這裡度過,與這片故土相伴,與這棵老槐樹相伴,與自己的心靈相伴。

歲月如歌,生命如詩。在這個天涼好個秋的日子裡,李逸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寧靜與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