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冷靜審視大陸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成軍

11月5日中國大陸舉辦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成軍授旗儀式。(圖取自中國軍號微博weibo.com)

十一月五日中國大陸解放軍海軍舉辦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成軍授旗儀式,儘管典禮規格相對於前兩艘航艦來說並未稍減,但新聞發布卻是刻意保持低調,等到兩日後才對外公布,因此引起多方臆測,政治解讀落差明顯指向分歧。

儘管福建艦在帳面上已經成軍入列,但若依據解放軍海軍發言人冷國偉透過書面回覆記者採訪時,曾經證實福建艦所配備各型艦儎機各項配套裝備試驗工作,亦在按計畫穩步推進,並強調不會等待太久,艦儎機就能實現滿編上艦。

冷國偉同時亦證實該艦將進一步檢驗平台系統穩定性,同時按計畫安排艦機適配與編隊體系訓練,以便強化實戰能力。當然亦公開確認透過綜合考慮戰備需要、港口條件、保障能力以及任務特點等因素,福建艦常駐地將為三亞軍港。

基於前述資訊,可看出諸多政治觀察家與軍事評論者,武斷推論福建艦成軍入列將會衝擊兩岸軍事態勢,甚至會嚴重到顛覆目前區域和平穩定?其實都是言之過早,未能仔細掌握福建艦戰力籌建實際進程,未經過深思熟慮就遽下斷語。

就目前兩岸軍事態勢來說,雙方作戰實力失衡早就是不爭事實,在推估雙方衝突態勢變化各項模擬演練與計算公式中,兩岸軍力懸殊戰備落差日益明顯,不論是否將福建艦成軍入列此項變數列入計算,其實完全不會影響最後演算結果。但就當前福建艦成軍狀況判斷,若要納入對台動武作戰序列,恐怕仍要相當時日才有可能成真。

海峽兩岸目前政治矛盾嚴重難解,但彼此都無意兵戎相向,透過戰爭衝突解決僵局,卻是雙方無法否認共識。中國大陸整建軍備自有其戰略算計,但是否能夠將所有軍隊建設作為都詮釋成未來準備揮劍指向台灣,確實存在極大爭議。不過,每當解放軍在建軍進程上有所建樹獲得進展,在國際社會、印太區域以及台灣政壇都會引發密切關注,卻也是毋庸置疑。

兩岸如何化解政治歧見維持和平穩定,確實涉及多項因素。雙方互動政策順逆會受到經貿榮枯左右與人民向背影響;兩岸軍事動態與軍隊建設趨勢,亦是影響雙方社會民眾觀感重要因素。共軍機艦在台海周邊常態性活動,經過公務部門發布動態,媒體政論加以引導詮釋,確實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經常性政治議題。但實際威脅程度與社會認知理解及觀感,確實亦存在明顯鴻溝。

兩岸關係不睦,政府溝通管道完全中斷,使得台灣社會普遍皆以疑鄰竊斧心態,審視解放軍整建軍備各項作為。評論者基於先入為主之偏見與猜疑,嚴重限制與影響其持平觀察視野與格局。再加上某些台灣鄉親集體性濫用情緒與理性盲目心態,更產生嚴重社會輿論壓力,讓能夠理智審視事態發展真貌,公允論斷解放軍整建軍備各項作為之思維空間,受到嚴重壓迫與扭曲。

必須鄭重呼籲,依據軍事情態發表政治評論必須本諸理性,並且思考專業道德;面對兩岸軍事早就嚴重失衡的事實現況,卻刻意從眾起鬨炒作福建艦成軍後,將會顛覆兩岸軍事態勢,甚至衝擊和平穩定,不僅是無視於客觀現實,更是有意誤導社會視聽,讓兩岸矛盾更加惡化。

吾人必須鼓勵兩岸透過對話溝通化解僵局與矛盾,但若要讓和平倡議能獲得機會,就必須避免在軍事議題,胡亂以感性辭彙惡質炒作,讓兩岸心結愈來愈緊,最後走向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