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怡孜攝)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一名27歲男性因多年嚴重打鼾、白天嗜睡無精神;曾嘗試使用正壓呼吸器(CPAP),卻因無法適應導致睡眠品質始終不佳。檢查發現患者同時有鼻中隔彎曲、慢性鼻竇炎、鼻甲肥大、腺樣體肥大,加上罕見的「雙側Grade 4巨大扁桃腺」,造成呼吸道嚴重狹窄,是典型的多部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奇美醫院醫療團隊為患者分2階段治療,先以導航式內視鏡鼻竇手術與鼻中隔矯正改善鼻腔通氣;再施行「雙極射頻扁桃腺切除」及懸壅垂顎咽成型術,擴大口咽部空間。患者術後恢復快速,疼痛度明顯低於傳統電刀切除,2週即可恢復正常飲食,打鼾與呼吸中止也大幅改善,已不再需要使用呼吸器入睡。
研究顯示,約5成打鼾病人會在睡眠過程中伴隨「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呼吸道在睡眠中承受過高阻力,恐引發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甚至提高半夜猝死機率。兒童更可能會影響顏面骨骼發育與學習效率。
耳鼻喉部醫師沈至軒指出,打鼾不是單純睡覺時的聲響,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伴隨呼吸中止,恐提高高血壓、心臟病與中風等風險。造成打鼾原因包含鼻中隔彎曲、鼻甲肥大、腺樣體或扁桃腺肥大、舌根後倒、下顎後縮,甚至肥胖等系統性因素,必須透過內視鏡檢查、鼻阻力測試及睡眠檢查才能找出真正阻塞點。
改善打鼾,初期可從減重、側睡、運動、遠離菸酒等開始,若無效再考慮微創手術。奇美醫院引進新一代「雙極射頻扁桃腺切除系統」,溫度僅約60°C,相較傳統電燒高溫達300°C,能大幅減少熱傷害與術後疼痛,出血風險也更低,是近年耳鼻喉領域常用的微創技術。搭配組織保護凝膠,能加速傷口癒合,更快恢復日常生活。
沈至軒提醒,民眾若有白天易睏、晨起頭痛、注意力下降,或家人發現睡覺會停止呼吸等情況,務必及早就醫評估。醫院將持續推動睡眠衛教並提供安全、微創的治療選項,協助民眾遠離打鼾風險、提升睡眠品質,降低中風及心血管疾病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