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是肝癌主因 治療不能拖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B肝為肝癌主因,預防肝癌就靠B肝防治,看時機及早治療。響應11月17日為「世界肝炎篩檢週」起跑日。醫界與專家共同呼籲民眾提醒身邊親朋好友,採取實際行動檢測B型肝炎帶原狀況,預防肝癌上身。

肝病為台灣國病,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醫師表示,肝癌是國人最常罹患的癌症之一,平均每小時便有1.2人確診肝癌。

而慢性B型肝炎是國人罹患肝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故要預防B肝進展成肝癌,推動全國性B型肝炎篩檢是重要的第一步。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楊宏志指出,肝癌患者約7成患有B肝;但國內數據顯示,高達75%的B肝帶原者直到確診肝癌前,都沒有接受過抗病毒治療,錯失防癌先機。

肝基會總執行長暨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楊培銘醫師也指出,肝癌可以預防,呼籲B肝疫苗斷層世代以及其他高風險族群,應謹記B肝防治三要:要知道、要追蹤、要治療,也就是要主動篩檢,若發現自己為帶原者,更應定期回診追蹤,若醫師評估需接受藥物治療,就應配合醫囑,及早接受適當治療。

高醫大學校長、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醫師余明隆說明,B肝治療需要認準時機,人體剛感染B肝病毒時,免疫系統可能因為還未啟動免疫反應,此時患者體內病毒量高,服藥效益不大;待免疫系統反應過來,再開始服藥,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若是達成功能性治癒,就可大幅避免惡化成肝硬化,同步降低未來肝癌風險,免疫功能也能提升,進而減少復發率,是目前B肝醫療所能達成的最佳理想治療目標,讓肝癌預防變可能。

但就算醫師說現在暫時不用服藥,也不代表未來就不會有事。楊宏志說,B肝復發約有9成會發生在停藥第1年,其中又有3%到5%會出現猛爆性肝炎,如果太晚發現,會有肝臟衰竭風險,呼籲民眾務必遵照醫囑定期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