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古井再提報歷史建築

民間團體提報位於南鐵地下化工程的張家古井為歷史建築,認為其內部建築內凹「坎梯」,為其他列名古蹟古井中罕見。(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位於南鐵地下化工程的張家古井,先前被關心文化的民眾提報古蹟,經會勘後不列冊追蹤。台南文化守護行動聯盟不氣餒,昨日補強資料後,再度闖關,以建築特色環境特徵為由,由所有人再度向文資處提報,只是此次改申請歷史建築;南鐵案宣判結果出爐,雖然敗訴,然因古井提報已送出,未定案前也無法強行拆除。
 根據提報資料,聯盟認為古井為清代古磚砌成,井緣塗刷水泥,井口欄邊呈鈄面,上無加蓋,而內壁為清領時期紅磚,井水清澈,倒映殘紅,猶存古趣;在環境特徵部分,周遭為重要歷史場景與遺跡,應妥善調查、盡力保存。
 提報資料指出,張家賣給新樓的糖間土地,為今日汽車停車場入口處,為新樓第二次購地,新樓土地涵蓋蘇萬利及張家經營的吳通記兩大糖間,並連接旁邊的黃家金成玉糖間,從古井向東,三大糖間一字排開。
 為何要保留張家百年古井?聯盟指出,因其見證清乾隆年間,曾經維繫府城產業命脈的糖間文化。張家糖間土地在明治三十年,後人「永租」給英國醫師安彼得,作為興建西醫館之用,古井見證張家曾經風光一時的糖間歲月。
 且該井最後一次使用為民國四十四年,距今一甲子,日前打開後尚有活水,水距離地面近五公尺,水質清澈、無臭味。聯盟指出,形制上,該井井壁設有內凹「坎梯」,為其他列名古蹟古井中罕見,可列為古井活教材,且此井為德慶溪上游南方支流末梢,地下伏流水源錯綜複雜,可藉此井重新探索德慶溪上游地下水道。工法與善化茄拔天后宮古井相近,加上周遭地理空間為重要歷史糖業、鐵道文化地景,應有同等文資價值。
 文資處表示,無論行政訴訟判決結果,是否列文資,須檢視是否具備新事證,但也強調民間雖敗訴,但鐵道局仍不能隨意拆除,須待文資審議結果而定。

即時

誤信投資理財廣告 婦人遭詐一千二百萬 車手被逮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東區李姓婦...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再傳捷報2024 Architi...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貂嶺生...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